作者简介

李泽厚,祖籍湖南长沙,生于1930年6月。著名哲学家,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在1956年的美学大讨论中,李泽厚向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挑战,提出了美感二重性、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等独到见解,成为名杨一时的青年美学家。十年动乱中曾 被下放到干校劳动,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研究康德,写出了《批判哲学的批判》。1981年出版的《美的历程》对中国古典文艺进行一次美的巡礼,获得很大成 功。近年在中国思想史研究方面多有创见,论文集《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和《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影响较大。他宣称:不写50年前可写的书。不写50年后可写的 书,这种治学态度引起较大反响。此外还主编了“美学译文丛书”和 《中国美学史》等。

内容简介

2014年5月9日—27日,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李泽厚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了以“什么是道德”为主题的伦理学讨论班。5月21日,李泽厚先生与陈嘉映、杨国荣、童世骏、郁振华教授举行题为“何谓哲学”的学术对谈(讲坛)。5月27日,李泽厚先生与杨国荣教授围绕“道德、伦理与哲学”进行学术对话。四次讨论班讲课场场爆满,气氛热烈,主会场座无虚席并同时增设两个分会场,视频同步传送,所有听课者身份、地域不限,只须事先细读指定书目,便可平等、自由地参与讨论;两次哲学对谈以当今哲学界绝无仅有的豪华阵容,吸睛无数,对谈现场一席难求,哲学大家围绕“什么是哲学”,围绕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唇枪舌战,激烈交锋,以哲学家特有的方式呈现了哲学无可比拟的魅力。

李泽厚,祖籍湖南长沙,生于1930年6月。著名哲学家,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在1956年的美学大讨论中,李泽厚向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挑战,提出了美感二重性、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等独到见解,成为名杨一时的青年美学家。十年动乱中曾 被下放到干校劳动,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研究康德,写出了《批判哲学的批判》。1981年出版的《美的历程》对中国古典文艺进行一次美的巡礼,获得很大成 功。近年在中国思想史研究方面多有创见,论文集《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和《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影响较大。他宣称:不写50年前可写的书。不写50年后可写的 书,这种治学态度引起较大反响。此外还主编了“美学译文丛书”和 《中国美学史》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史太
    谈话式,只是看的还不过瘾。原因一方面是总在强调时间时间有限,因而许多问题无法充分展开讨论。另一个是真的没有什么创见,似乎还是围绕着李泽厚的进路。据马克思主义的李泽厚,不简单地用一个标准或普遍理论来处理各种具体情境(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关于道德心理的结构,李仍旧是康德派,认为道德的特征是理性,更重要的是意志选择。李氏伦理学区分了两种道德,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但在与杨国荣“私谈”中似乎仍旧未说清,看来要看看《回应桑德尔及其他》。什么是哲学,陈嘉映的发言不给力,好像是在吐槽。但后来出的书《何为良好生活》中个殊者思想似乎在与李遥相呼应。李泽厚经验变先验,历史建理性,心理成本体有一定价值与创建。李泽厚仍然是接着康德说,而我也将回到康德。还有,封面谁传的?08-19
  • 陆钓雪de飘飘
    现在西方伦理学中有三大派别:一个是自由主义的,以康德为代表的义务论;一个是功利主义或者叫效用主义;一个是所谓的美德伦理学,现在很流行。justice,原来都是用的“正义”。因为罗尔斯那本书翻译成“正义论”,李翻译成公正,因为公正这个词好像更加理性一点。正义的情感性的因素多一点,所以翻译成公正,更符合西方传统。李和桑德尔都反对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但桑追求亚里士多德的美德而李追求中国传统美德。后面谈电车实验和道德困境时果然还是每个人的具体情境和判断大异其趣了,这一方面让伦理学及其与法学、政治学、道德的关系之间的探讨显得荒谬,但另一方面,又表明这是必要的,或者说这是需要的,是崇高的。11-24
  • 低端艾莉
    这种的应该要看视频比较好吧 终于发现困扰自己的许久的问题属于伦理学 可塑这本看不太懂 05-14
  • 南极旅行家
    经验变先验,历史建理性,心理成本体。11-03
  • 法~雨
    五年前读过,讲座实录,李后期讨论桑德尔的问题。11-1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