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罗莎莉(Li-Hsiang Lisa Rosenlee),中国女性研究学家,美国玛丽华盛顿大学副教授、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曾在《亚洲哲学》等杂志发表《内外、礼仪与两性差别》《关怀的伦理:个人、政治、全球》《当代中国的女性特质与女权主义》等论文。

内容简介

《儒学与女性》主张通常被认为厌恶女性的、父权式的儒家哲学并非自其创立以来便是如此,尽管在历史上儒学与压迫现象相伴随,但它却包含着许多能够推动两性平等的理念,作者依据儒家伦理并结合中国历史对守节、缠足、纳妾等现象进行了深刻探讨,罗莎莉的这些研究为未来儒家女权主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使儒学成为妇女解放过程中一个可供选择的道德范畴。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哈哈
    试图得出“没有与女性主义明显相悖”版本的儒学而不是儒学女性主义。08-24
  • your chance
    对缠足守寡有了新的认识 反而成为了没有出口的古代女性创造自我文化和摆脱家庭权威的途径。前几章 解释了 儒家的仁之为仁 阴阳 内外 等概念,表明 不是君子成仁问题 而是家庭 血脉流传 祖宗崇拜。最后一章提到 儒家女性主义 还是比较鸡肋 。即使儒家就是收编了女性主义 又如何面对家庭/婚姻制度瓦解的冲击呢? 这个孝道 从小家到大国的理论 从社会关系网出发 没有关系 但缺乏对自我的关注 是否太入世了 可能之后再融一点佛家/道家/消费主义 也许 我也没有答案03-06
  • 胡桑
    关于儒学与他者部分,还不错。05-04
  • 明睑
    正在写书评_(:з」∠)_12-04
  • 寒岭
    儒家女权主义的尝试:作者否认了女权主义方案跨文明边界的适用性,现代女权主义针对的是西方文明本体论层面的性别压迫问题,而儒家观念从没有为性别赋予本体论的内涵,德性和始终处于变化当中的身份才是儒家判断人的根本标准。作者并不回避中国历史上女性地位低于男性的事实,但她认为儒家传统并不是造成这一问题的祸首,相反是解决中国女性问题最重要的理论资源,亦即用以孝道为核心的身份伦理取代康德式的抽象道德形而上学,同时通过亚里士多德式的友爱观念救治传统儒家中以男外女内、男尊女卑的夫妇观念。但是作者对儒家内外之分的理解和批评又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西学影响呢?给女性提供成为君子、担当政治责任的机会,固然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但是假如对“内”,对家庭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西学视野当中,那么这种开辟思路的努力就仍然是半心半意的。09-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