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埃斯特•博塞拉普(Ester Boserup,1910—1999),丹麦20世纪著名女性经济学家,出生于哥本哈根,于1935年从哥本哈根大学获得涵盖理论经济学和社会学、农业政策的学位。她的研究领域是经济学和农业发展,曾在丹麦政府工作,后在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从事农业贸易政策方面的工作,后又在印度致力于将自己的理论运用到农业发展实践中。回到丹麦之后,博塞拉普在很多机构从事顾问工作,并创作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几部著作,其中成就深远的作品就是《农业增长的条件:人口压力下农业演变的经济学》,在该书中,她挑战了马尔萨斯学说,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农业演变理论。

内容简介

《农业增长的条件》研究了自马尔萨斯以来广受关注又充满争议的主题即人口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根据马尔萨斯理论,人口的规模和增长取决于食物供给和农业技术,当食物不足以满足人类需求时,过剩的人口将会消亡。作者逆转了这个因果关系,认为农业技术取决于人口的规模,当人口压力出现的时候,人类将寻找提高食物生产的方式,如增加劳动、机械和化肥投入等。她提出人地关系的紧张刺激了农业发展及使用新的技术和管理策略来提高与需求相适应的产出;她阐述了人类农业发展中,从采用森林休耕到灌木休耕,到短期休耕,到一年一茬,再到多茬复种的“集约化”程度递增的土地利用制度的演变逻辑。《农业增长的条件》自问世至今已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是农业经济领域的经典之作。


埃斯特•博塞拉普(Ester Boserup,1910—1999),丹麦20世纪著名女性经济学家,出生于哥本哈根,于1935年从哥本哈根大学获得涵盖理论经济学和社会学、农业政策的学位。她的研究领域是经济学和农业发展,曾在丹麦政府工作,后在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从事农业贸易政策方面的工作,后又在印度致力于将自己的理论运用到农业发展实践中。回到丹麦之后,博塞拉普在很多机构从事顾问工作,并创作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几部著作,其中成就深远的作品就是《农业增长的条件:人口压力下农业演变的经济学》,在《农业增长的条件》中,她挑战了马尔萨斯学说,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农业演变理论。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猪晓得
    这本再加上恰亚诺夫的《农民经济组织》和黄宗智的《长江三角洲》,大概就能完全理解中国农业从古代到集体化时期的历史变迁。08-04
  • 抵门杠
    同样是被忽略的佳作。观点很多,逐条列出的话会发现现在许多前沿研究不过是拾人牙慧。07-05
  • 孔飞刀大叫兽
    人都是很“懒”的,人口增长至旧土地利用方式比新的更低效时,人们才会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采用新技术、新工具等。深切地感到我误解非洲大兄弟了。02-23
  • 朵朵小时候
    优缺点导读已经讲的足够清楚。农学史学基础不牢靠,价值主要在于辩证思考角度。马尔萨斯、本书的集约化intensification、预判生育控制,三者并不矛盾,只是切入点不太一样罢了。03-06
  • 胡萝伯爵
    我记得在《我们都是食人族》里,施特劳斯写了篇短文讨伐农业,他认为刀耕火种才是人类打工史上的高光时刻。但农业的发展实在是个积重难返的过程,我们的地球只会越来越难养活人类,何况还有人口大国在力推三胎。01-2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