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农业增长的条件》研究了自马尔萨斯以来广受关注又充满争议的主题即人口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根据马尔萨斯理论,人口的规模和增长取决于食物供给和农业技术,当食物不足以满足人类需求时,过剩的人口将会消亡。作者逆转了这个因果关系,认为农业技术取决于人口的规模,当人口压力出现的时候,人类将寻找提高食物生产的方式,如增加劳动、机械和化肥投入等。她提出人地关系的紧张刺激了农业发展及使用新的技术和管理策略来提高与需求相适应的产出;她阐述了人类农业发展中,从采用森林休耕到灌木休耕,到短期休耕,到一年一茬,再到多茬复种的“集约化”程度递增的土地利用制度的演变逻辑。《农业增长的条件》自问世至今已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是农业经济领域的经典之作。
埃斯特•博塞拉普(Ester Boserup,1910—1999),丹麦20世纪著名女性经济学家,出生于哥本哈根,于1935年从哥本哈根大学获得涵盖理论经济学和社会学、农业政策的学位。她的研究领域是经济学和农业发展,曾在丹麦政府工作,后在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从事农业贸易政策方面的工作,后又在印度致力于将自己的理论运用到农业发展实践中。回到丹麦之后,博塞拉普在很多机构从事顾问工作,并创作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几部著作,其中成就深远的作品就是《农业增长的条件:人口压力下农业演变的经济学》,在《农业增长的条件》中,她挑战了马尔萨斯学说,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农业演变理论。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