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保罗·柯林斯,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古代近东馆馆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考古、艺术历史。已出版著作包括《亚述王宫雕塑》(Assyrian Palace Sculptures)(2008)、《高山和低地——古代伊朗和美索不达米亚》(Mountains and Lowlands: Ancient Iran and Mesopotamia)(2016)。
【译者简介】
曹磊,文学硕士,作家和翻译,喜马拉雅《谦道》文稿顾问,《北京纪事》特约撰稿,已出版的译作和著作有《1945》《战士之路》《从北京到曼德勒》等,其中《六千零一夜:关于古埃及的知识考古》入选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内容简介

 失落文明系列丛书第8本,四色印刷,裸脊锁线

 附大事年谱,帮助读者快速搭建时空知识体系;多张精美插图展现最新考古成果,准确生动还原苏美尔人形象及其生活

 《楔形传说》从多个层面介绍了古代人类世界最重要的族群之一——苏美尔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权威性。与此同时,保罗·柯林斯还详细介绍了针对苏美尔人的历次考古发现和再发现过程,不仅活灵活现地为我们再现了苏美尔人曾经的生活,也让历史上那些与这个古代族群不期而遇的旅行家和考古学家们的形象跃然纸上。另外,这《楔形传说》收录的图片也非常有价值。

——雷丁大学近东考古学教授罗杰·马修斯

【编辑推荐】

作为城市、文字、车轮等多项重大发明的首创者,苏美尔人创造出了一个烛照着我们今日文明的古代世界。问题在于,我们头脑中想象出来的苏美尔人和他们的世界,是否真的就是客观发生过的历史?在《楔形传说》中,作者将为我们讲述苏美尔人的历史和文化是如何被构建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内容简介】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苏美尔人其实从未被我们简单地“遗忘”过,正如他们从未被简单地“发现”过一样。每次“发现”都只是那些试图“发现”他们的人利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对苏美尔人的重新建构而已。从古到今,这样的建构重复了很多次。《楔形传说》作者保罗·柯林斯为我们揭示了在过去150年当中,各国学者如何利用出土自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各类考古和文献资料,构建出了一套以苏美尔人为题的“知识”。

作者以清晰而专业的文字讲述了那片古老土地上曾发生过的战争,和古代苏美尔人创造出的文学、艺术、制度、建筑、文字……让那个蒙尘已久“失落”过的古老文明又重新焕发光彩,变得生动起来。


【作者简介】

保罗·柯林斯,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古代近东馆馆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考古、艺术历史。已出版著作包括《亚述王宫雕塑》(Assyrian Palace Sculptures)(2008)、《高山和低地——古代伊朗和美索不达米亚》(Mountains and Lowlands: Ancient Iran and Mesopotamia)(2016)。

【译者简介】

曹磊,文学硕士,作家和翻译,喜马拉雅《谦道》文稿顾问,《北京纪事》特约撰稿,已出版的译作和著作有《1945》《战士之路》《从北京到曼德勒》等,其中《六千零一夜:关于古埃及的知识考古》入选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长日将尽
    此书非讲述苏美尔或两河流域历史,主要论述考古学家对苏美尔人的概念建构,并无一贯稳定的苏美尔人族群12-02
  • 陈钢
    以为要读读阿卡德王朝、乌尔第三王朝或者是乌鲁克文化的历史,但实际上本书着重写的是当代考古学家对伊拉克相关地区的考古研究。10-02
  • 校书郎公子熙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文明诞生之地,在这里发现的楔形文字是世界最早的文字。本书讲述的就是利用楔形文字构建苏美尔文明的面貌。作者着重描写了苏美尔遗址的发掘与楔形文字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斥着宗教崇拜、种族主义、大国博弈、战争内乱,还有脑洞大开的想象。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作者简单介绍苏美尔的历史、社会、文化状况,苏美尔文明在交流融合中发展,楔形文字拥有着漫长生命力。当然,所有已知的内容只是基于现存文物记载的合理推论,苏美尔文明存在与否,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究。全彩印刷的图片是本书的加分项。07-05
  • 伲凹
    读过《蛮族世界的拼图》和《众神降临之前》之后,再捧起这一卷《楔形传说:被“建构”的苏美尔》,看作者揭示苏美尔人的概念是如何从近两个世纪来的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考古发现和文字证据中汇(被)集(构)而(建)成的,还是觉得蛮有意思的。07-05
  • 苏斯洛夫
    三分之二是关于西方如何通过建构“苏美尔”来试图说明自身的“文明”是如何的“一脉相承”,少不了“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三分之一简单介绍了“苏美尔”文明和文化,作者更倾向于“苏美尔人”这一族群在历史上不存在。07-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