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托马斯·利文森(Thomas Levenson),美国学者、科学作家、纪录片制片人,曾获艾美奖(Emmy Award)和皮博迪奖(Peabody Award)。除本书外,还有如下四部著作出版:《爱因斯坦在柏林》《针锋相对:乐器的科学史》《冰河时代:地球的气候、科学与生命》《寻找火神:爱因斯坦如何颠覆地球,发现相对论,解密宇宙》。现与妻儿同居于波士顿郊外。

内容简介

1695年,已经有时代最伟大头脑之誉的牛顿突然转变了谋生之道。在对炼金术的多年秘密探索失败及随后的神经崩溃之后,为了寻求逃避,牛顿告别了曾经做出革命性发现之地的剑桥大学,来到位于伦敦的皇家造币厂接任督办之职。

就在此前,一个另类天才,初出道的不法分子威廉·查洛纳也来到了伦敦 。凭借着制造假币的不凡手艺,查洛纳很快在等级森严、相互倾轧的伦敦下层社会崭露头角,而在那时,执法和现代意义的货币还只是刚刚开始。于是查洛纳与令人敬畏的新督办不期而遇,在法庭上,在伦敦的街道上,在世界经历着因牛顿开启的思想而剧烈震动的时期,一场追踪游戏展开了。

作者以细致的研究和生动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这个充满犯罪、串通和告发的世界……作为经济学家的牛顿,其故事值得一读。

托马斯·利文森(Thomas Levenson),美国学者、科学作家、纪录片制片人,曾获艾美奖(Emmy Award)和皮博迪奖(Peabody Award)。除《牛顿与伪币制造者》外,还有如下四部著作出版:《爱因斯坦在柏林》《针锋相对:乐器的科学史》《冰河时代:地球的气候、科学与生命》《寻找火神:爱因斯坦如何颠覆地球,发现相对论,解密宇宙》。现与妻儿同居于波士顿郊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蝌蚪往人
    牛顿真是接近神的人,他不是那种书呆子或者疯狂科学家。他进入皇家造币厂显示的只有他的勤奋、机敏、高效、对人情世故的练达,以及冷酷无情。哪怕入世,他在官僚也是最优秀的那一批。讽刺的是书的结局,牛顿这样神一般的人,还是架不住人性的贪婪,卷入南海股灾,赔了40年的收入。不过这个选题还是太无聊,前半本是大家都知道的牛顿的科学生涯,后半本其实就是牛顿轻轻松松掐死一只害虫,更无聊了,写写整个英国的伪币制造史都比这个有意思。08-18
  • 小p
    没什么学术价值,但故事非常有趣,很适合写成小说或者拍成电影。亲自在监狱里审问嫌犯、雇佣密探、收买污点证人的艾萨克牛顿真的是太带感了。08-19
  • 局外人
    这是本非常有趣的书,读起来并不轻松,至少打起七八分精神。爱学习的人可以将牛顿三定律复习一下,顺带把化学的始祖——炼金术了解一二,再将货币银行学1.0打个基础;八卦的人发现牛顿和一帅哥数学家有过情愫,且他在审问犯人时暴露出虐待狂的潜质;再看到牛顿在南海公司股票投机时损失了一笔巨款后,我们不仅仅欣喜巨人的可亲可亲,更是释然而沾沾自喜。11-12
  • 田光
    花了一个下午,把这本书读完了,很后悔。作者大概很想把查洛纳和牛顿之间的争斗,描写成莫里亚蒂和福尔摩斯那样的对决。然而从本书来看,查洛纳是个技巧高超的手艺人,也非常有胆色。但他显然是个不够格的对手,犯了一系列可笑的错误之后,被牛顿轻松击垮了。另外,这本书细节如此之多,却又如此之薄,说明重要到无法删略的内容,太少太少了。02-26
  • 哆啦大胖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第一个方面,牛顿因为对炼金术的痴迷,无法忍受有人伪造货币,而且他当时在剑桥过得并不开心,自然而然地就接受了一份造币厂的工作。第二个方面,我们说到了牛顿充分利用了自己科学规划的能力,在新的岗位上干得相当出色。第三个方面,是牛顿和伪币制造者查洛纳之间的交锋,牛顿利用自己的全局思维,赢得了这场交锋。这段经历是牛顿短暂但精彩的侦探生涯。为什么那么多牛人能在不同的领域获得成功呢?其实这得益于他们的思维方法,能够举一反三。就像本书中的牛顿,他拥有一套科学的思维方法,于是无论是做科研、做管理还是做侦探,都能无往而不利。02-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