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高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冷战史,苏联史,特别是中苏关系史和朝鲜战争。

内容简介

《冷战国际史研究文库:冷战的再转型•中苏同盟的内在分歧及其结局》的作者利用国内外已解密档案文献,分析中苏同盟的内在分歧及其结局:一是毛泽东、赫鲁晓夫与1957莫斯科会议以及中苏为实现的军事合作;二是炮击金门引发的苏联反应和中苏分歧;三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及苏联的反应;四是中印冲突以及中苏分歧公开化;五是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分析。《冷战国际史研究文库:冷战的再转型•中苏同盟的内在分歧及其结局》附录四个大档案及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高级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冷战史,苏联史,特别是中苏关系史和朝鲜战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小城鱼太郎
    比较感兴趣的中印战争说的不多不过这也不是本书关注点11-20
  • JASS猫先生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全是熟悉这段历史均已十分了解的沈志华的论文,后半部分则是编者为了彰显水平插入了一些中苏档案史料,然而事实却是由于编排翻译等原因,利用价值并不高。03-26
  • 神头鬼脸小青年
    主题包括:斯大林去世以后中苏关系的演变;赫鲁晓夫时期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演变及其原因;中苏关系破裂的过程、阶段,原因分析。08-07
  • 曼马由特小队长
    虽是单篇论文的整合,但是各篇之间的内在联系很紧密。揭示了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中苏关系的发展历程。这一阶段,中苏关系基本已经度过了蜜月期,国家之间的的矛盾开始摆上了台面了。国家核心领导人之间的博弈已经变得愈加明显。某种意义上,赫鲁晓夫虽然总是和玉米挂上钩,这个时候他带领苏联未尝不是在摸索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但是教员的思想毕竟更为革命化,他眼里是见不得修正主义的。在这种背景下,冲突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了。除开前面几篇具体事件的梳理外,书中的结论部分看出沈志华老师对中苏破裂原因的个人见解。我们不能单纯考虑领袖意志,更多还是从中苏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自然会导致这种内在性的结构冲突,这种冲突在两国领袖的个人气质的不同背景下会被放大。ps.做国史还真得靠材料和视角得天下啊!04-05
  • logosun
    故事还是那几个故事:防空协定,长波电台,联合舰队,57年莫斯科会议,炮击金门……都听沈先生讲过。重要的是,沈先生点出了这个问题: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无法建立在成年人的理性基础之上?对于这个有关“不理性”的问题,沈先生给出了很理性的解答,似乎很能够让人接受。只不过,在某些地方,他本该说得更加透彻的。他没有说透彻的原因,我几乎可以猜得到——他说透了,他这本书怎么出版呢?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外交关系非理性的原因,也似乎可以部分解释冷战结束之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困境。不能用开放的姿态,总是习惯于阴谋论,怎么和人沟通?如果沈先生或者他的学生能够写一本这样的书,讲解现时的外交,那就太好了。当然,这样的书就更不好出版了。05-0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