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李尚仁
臺北市人,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 (Imperial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醫學史博士。曾任英國倫敦大學大學學院衛康醫學史研究中心 (The Wellcome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博士後研究員。現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十八世紀中至二十世紀初之西方醫學史與生命科學史以及科技與社會研究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目前正進行的研究課題包括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的英國熱帶醫學史、十九世紀西方醫學在中國、維多利亞與艾德華時期 (Victorian and Edwardian Periods) 英美的鬼怪小說 (supernatural fiction) 與當代科學之間的關係。由於參與身體感研究計畫以及受到我的愛妻洪士培的啟發,目前正開始閱讀探索醫療與身體人類學這個令人興奮的研究領域的相關著作。
林淑蓉
出生於基隆的臺北人,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校區)人類學碩士、博士。返國後,即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迄今。1996-7年曾為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訪問學人,並在2001年及2007年7-12月期間擔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訪問學人。研究領域包括:性別研究、身體研究、疾病與醫療、及中國的侗族研究。在侗族研究的成果中,身體是相當重要的研究路徑,以分析侗人的婚姻交換、物?食物、時間、空間、權力、人群互動、以及治療儀式與宇宙觀等議題。而在台灣的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研究方面,亦以身體作為研究主軸,探討疾病患者的身體與疾病經驗、自我認同之關係。
陳元朋
1968年生,臺灣臺北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博士。曾任美國史丹佛大學華語文中心教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講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研究助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才培育計畫成員、私立佛光大學人類學系專任助理教授。現任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新史學》雜誌社常務社員。研究領域為:醫療史、飲食史、宋史、本草博物學史。論著包括《兩宋的尚醫士人與儒醫──兼論其在金元的流變》、《粥的歷史》,並發表〈傳統食療概念與行為的傳衍──以〈千金、食治〉為核心觀察〉、〈荔枝的歷史〉、〈作為社會史研究的中國飲食史〉等多篇學術論文。
郭奇正
東海大學建築學士與碩士,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2006年美國富爾布萊獎助學者,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進行一年訪問研究;目前回到東海大學建築系任教。作者在九○年代初期感受到了設計專業範疇在亞洲區的新國際分工後離開業界,返校進修並於1996年開展對上海的研究。作者以其在大學與研究所時期接觸過的歷史與社會學知識啟蒙,綜合其在建築設計、都市規劃與房地產開發的專業實踐經驗,帶進城市史的研究領域,以上海里弄為文本,從物質、文化等角度重新解讀都市與建築空間,常有傳統城市史研究之外的意外發現。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仍以近代上海的城市與建築空間為文本,但嘗試由制度、社會階層、身體經驗、等角度多元地切入;也正將研究的觸角由近代延伸至當代,並擴及當下兩岸正在浮現的許多都市文化現象。
張珣
1956年出生於臺灣高雄,臺灣大學人類學學士與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人類學博士。1998-1999年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有:臺灣媽祖信仰與進香儀式,臺灣民俗醫療與乩童問神儀式,臺灣佛教史,道教收驚祭解儀式,臺灣童養媳習俗等等。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講授「醫療人類學專題」與「飲食、醫療與文化」課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兼任教授,講授「宗教人類學」課程。
著作有1994《疾病與文化》稻鄉出版社;2003《文化媽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
與人合編有2001《臺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南天出版社;2003《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與新思維》南天出版社;2003《媽祖信仰與現代社會》臺灣宗教學會;2006《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南天出版社。
蔡怡佳
1967年出生於臺灣屏東,臺灣大學心理學學士與碩士,美國杜根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 心理學碩士,美國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 宗教研究博士。曾任教於東華大學民族文化學系,現任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並於政治大學宗教所講授「宗教心理學」課程。主要研究興趣為宗教與當代文化,近期研究關注傳統宗教的視域與實踐在當代文化中之展現與轉化的關懷,以比較宗教的視野探討台灣民間宗教以及本土基督教派之「靈」的文化的展現,希望能對「宗教療癒」與「身體感」等研究課題之開展與突破有所貢獻。近期研究亦關注宗教學傳統概念「神聖」在當代社會中的意義,以荷蘭籍著名靈修神學作家盧雲 (Henri Nouwen) 與日本小說家大江健三郎 (Kenzaburo Oe) 對於「殘疾」的書寫出發,探討二者如何提出迴異於社會主流價值對於殘障者之拒斥、修補或是增能思維的另類省思。
蔡璧名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研究重心為醫、道二家思想、操作與文化。曾獲國科會甲種獎勵(八六、八七、八九學年度)、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傑出獎(九五年度「共通及服務性課程」)、教學優良獎(九○、九一、九二、九五學年度)、文學院教學優良獎(九三、九四學年度)。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副教授,兼國立臺灣大學望月詩社暨中醫典籍研究社指導老師。著有《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重審陰陽五行理論:以本草學的認識方法為中心〉、〈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煩」證的身體感〉、〈莊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新詮(上)、(下)〉、〈身外之身:《黃庭內景經》注中的兩種真身圖像〉等,並著有詩集《渡口芙蓉》。
鍾蔚文
美國史丹佛大學傳播學博士。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研究興趣集中在人與物的互動、專家與生手。近年來研究主題是從個人生命史、社會文化史角度探討人和媒介互動中身體感變遷的歷程。
顏學誠
1964年出生於臺北市。臺灣大學人類學學士,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是以身體人類學與人觀研究切入,探討不同層次的社會整合機制,特別是全球化下不同文化群體的整合可能性,以及如何避免因文化差異與身份認同所造成的群體衝突。理論上的興趣是尋求突破文化建構論與相對主義的分析取徑,以期發現超越個別文化系統的可能。近期的研究著重在探究比賽與社會整合的關係、評比標準的建立、以及不同運動項目中的感官經驗。
Elisabeth Hsu
是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系教授、牛津Green College的成員,也是牛津大學醫療文化人類學項目的負責人,其研究主要著重在中國醫學、脈診、身體與人觀、及觸摸、疼痛、感覺、情感與感官經驗。她於2004年到2008年,應邀參加由台灣研究團隊所推動之「感官經驗與中國傳統醫學」計畫,此計劃由余舜德先生主持並獲得蔣經國基金會贊助。參與此項計畫促成了此篇文章的寫作與出版。
編者簡介
余舜德
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並擔任民族所「醫療與身體經驗」研究群的召集人,研究專長在於經濟與身體人類學,主題涉及夜市經濟、禪坐與消費文化,近年的研究主要從身體經驗的角度來研究台灣的消費文化與全球化的現象,並推動「身體感」理論概念的發展。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