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陆晓娅】
“斜杠老年”(心理人/教育人/读书人/写作人/公益人)
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青春热线创办者,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首届邹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全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退休后和朋友创办公益机构歌路营,服务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近年来关注衰老与死亡,为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养老院志愿者。于2012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影像中的生死学”公共选修课。

内容简介

【推荐语】

死亡往往是我们生活中的禁忌话题。陆晓娅老师的这《影像中的生死课》,却将一束强光打到了死亡身上。通过一门课,数十部电影,陆老师将死亡雕刻得惊心动魄。但是,与其说她是引领我们坦然直视“死”,不如说是邀请我们纵身跃入“生”。因为死亡只能是“自己的”死亡,所以生命也必须是“自己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死亡是关于自由永不熄灭的启蒙。——学者刘瑜

陆晓娅在暌违出书20年后,推出此力作,涵盖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艺美学等多个领域,记录了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开生死学讲堂的过程。她将这一深邃严峻的终极命题,以精挑细选的国内外影像学资料为向导,旁征博引,作了深入浅出精辟入理的阐释。——作家毕淑敏

陆晓娅的《影像中的生死课》就是一道穿透现代性困顿的灵光,它不是胡克大夫的《周一清晨》,也不是莫里教授的《相约星期二》,自成一格,别有一番风景。她不追逐体系感,只追求思想的光辉;不在乎成绩,只在乎学生抵达神圣的生命状态;伴随一幕幕跌宕起伏的人生悲喜剧,引领一群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影视剧的长镜头中探寻生死的本相,体察生命的雄浑与厚重,责任与担当;开始从人生知识到生命信仰,从知识积淀到精神发育的蜕变。——医学人文学者王一方

【内容简介】

《影像中的生死课》是陆晓娅老师自2012年起在北师大开设的同名公共选修课的授课笔记实录。全书以“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为核心关切点,选取中外优秀电影,搭建与“生死”相关重大议题的思考平台,跨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在观影、阅读和讨论的多重对话中,协助学生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建构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影像中的生死课》以纪实性的手法,逐一呈现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展现生动的课堂教学过程,在解析相关生死议题的同时,亦分享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法。


【陆晓娅】

“斜杠老年”(心理人/教育人/读书人/写作人/公益人)

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青春热线创办者,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首届邹韬奋新闻奖获得者,全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退休后和朋友创办公益机构歌路营,服务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近年来关注衰老与死亡,为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养老院志愿者。于2012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影像中的生死学”公共选修课。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C-Lovers
    影像中的生死学是我大学四年最棒的公选课01-05
  • cub18
    陆晓娅非学院中人,职业报社编辑,热衷公益服务,退休后在北师大酝酿开设了一门名为“影像中的生死学”的通识课程。近年来我日渐感受到,人之成长成熟,原来与死生问题的迫近相伴相生,如何应对它是一门颇难修行的功课。陆晓娅以其丰富的个人阅历,深厚的知识储备,精心的教学设计以及与学生间充满勇气与诚意的思维碰撞,在人生之秋与青年学子共同踏上直视骄阳的惊心动魄之旅,令我读来肃然起敬也心有所悟。08-19
  • linj
    记者写东西有个通病:肤浅的深刻。02-10
  • 你说什么
    精致的排版和深刻的大师语录都没能拯救作者社会主义广场舞大妈的本质。整本书就像是被热心肠的街道办主任唠叨了一整天年纪轻轻干什么不好非要寻死觅活02-06
  • 齐齐齐
    想要去听课而不得的同学可以看这本书啦~09-2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