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生于波兰东部小城平斯克近郊一乡村教师家庭。童年遭受二战磨难。高中毕业后开始发表作品。1951年考入华沙大学语言文学系,后转入历史系学习。1956年毕业分配到《青年旗帜》杂志社工作,同年派往印度。1957年从日本转道北京,任特派记者。从此开始了四十余年驻外记者生涯。作为作家,他创作了二十余部文学作品,其中部分作品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在世界广为传播,其文学成就为其带来五十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六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主要著作有《生命中的另一天》(1976)、《皇帝》(1978)、《伊朗王中王》(1982)、《帝国》(1993)、《太阳的影子》(1998)、《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2004)。

内容简介

《皇帝》发表于1978年,记录了埃塞俄比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统治的兴亡经过,揭示了这个非洲“雄狮之王”如何从卫国英雄逐渐转变成独裁帝王乃至被叛军驱逐下台的过程。

《皇帝》出版后,很快被翻译成英文和德文。1983年,《皇帝》被评为当年最佳图书。1987年英国伦敦皇家剧院把《皇帝》改编成话剧,搬上英国舞台,受到欢迎。1989年该剧又被搬上波兰话剧舞台,在波兰上演多次。

波兰传奇—— 雷沙德•卡普钦斯基(1932-2007)

1957年于日本转道北京,任特派记者。从此开始了四十余年驻外记者的生涯,足迹遍及五洲四洋一百余个国家,特别是深入拉美、非洲、中东等人迹罕至的蛮荒地带,亲临火线,发回弥漫着硝烟的真实报道和照片。

他一生亲历二十七场革命和政变,四次被判死刑,四十余次被拘关押。作为作家,获五十项国内国际大奖,六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候选人,创作了二十余部文学作品,其中部分作品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在世界广为传播,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雷沙德•卡普钦斯基的一生堪称传奇,他身兼记者、诗人、摄影家、文学家多重身份,其身前身后都为他的祖国波兰留下了丰富的财产,被祖国人民誉为“世纪记者”。

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1892-1975)

1930年政变当国,加冕称帝,统治埃塞俄比亚长达四十五年之久。掌国期间,他积极进行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废除奴隶制,带领埃塞俄比亚走出贫穷落后,迈入现代国家体系。二战期间,他更带领军队全力抗击意大利侵略,收复失国,保障埃塞俄比亚独立主权,被人民尊为“埃塞俄比亚之父”,享有“非洲雄狮”的盛誉。

然而统治后期,海尔•塞拉西日益腐败专权,独裁统治愈演愈烈。为保障自己的皇权地位,他无视国内经济恶化,贫富差距日渐严重。七十年代国内大饥荒,饿殍遍地,海尔•塞拉西及其贵族集团依然纵欲享乐。直至全国范围的干旱出现,穷饿的百姓在愤怒中奋起反抗,各地纷纷涌现起义军,皇帝军队也频频倒戈。

海尔•塞拉西最终在兵变政权中丧失皇权,叛军领袖门格图斯执掌新政权。1975年8月27日,临时军政府宣布海尔•塞拉西当天因病逝世,但有传言称其被反对者门格图斯用枕头闷死。至此,这位“末代皇帝”黯然谢幕,雄狮帝国颓然倾覆。

生于波兰东部小城平斯克近郊一乡村教师家庭。童年遭受二战磨难。高中毕业后开始发表作品。1951年考入华沙大学语言文学系,后转入历史系学习。1956年毕业分配到《青年旗帜》杂志社工作,同年派往印度。1957年从日本转道北京,任特派记者。从此开始了四十余年驻外记者生涯。

作为作家,他创作了二十余部文学作品,其中部分作品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在世界广为传播,其文学成就为其带来五十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六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著作有《生命中的另一天》(1976)、《皇帝》(1978)、《伊朗王中王》(1982)、《帝国》(1993)、《太阳的影子》(1998)、《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2004)。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恪彥
    "没有任何人的蜡烛可以一直亮到黎明"...11-11
  • 小油飞
    书是好书,扣一星是因为翻译。其实译者文字也还算得上流畅,只是太不认真,人名时而译出、时而不译、时而前后不一,译者注直接放在括号里也不注明,让人怀疑根本没有校对过。真真可惜了。此外,这书的设计啊,小标题下面用汉语拼音再写一遍做神马。。。10-08
  • 熊阿姨
    反集权小说,作者把大臣、奴仆、皇帝本人的行为抽象化,放在纸面上更像是皮影戏,每个人都可以从其中折射出自己所处的现实。荒谬的悖论层出不穷,读时会怀疑自己是否全识别了出来,因为有些说法真是太常见了。01-12
  • 安提戈涅
    专制政权往往充满了惊人的共性,所以阿伦特才会将艾希曼的罪名定为“反人类”,而不仅仅是“反犹”,因为这类政权的统治形态在人类所有文明中都会出现,也总是妄图改造最基础的人性。在卡布钦斯基笔下,独裁政权获得了异常细腻的表达——不是在宏大的公告、数据、与宣传中,而是在一个给皇帝垫脚的垫子高度中、或是在给皇帝身边红人的拎包权限中。只有从这些权力的毛细管处,才能深刻地意识到专制政权对于篡改人性的渴望。也恰恰是在最日常也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落里——跪地的礼仪、宴会上的座次、守门的时间——垂直权力才会表现得如此裸露。直到现在,看到官僚们讲话时,我仍分不清那忠贞里有多少是真情,有多少假意,《皇帝》里众人的口述构成了绝佳的心理样本,有的人在皇帝在位时已经开始痛苦的反思,有的人在多年后仍然追念往昔荣光。09-24
  • novich
    居然将现代史的某一章写得如同加长版的安徒生童话。权力的运作和维护具有仪式性,远距离看,的确会产生出如童话中皇帝新装的荒诞滑稽感。皇帝本人就像童话中的国王一样,一直演到最后落幕。07-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