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
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湖南凤凰人,苗族。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尝试用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1949年以后,改行文物考古,在文物研究上,他坚持以实物为依据,综合材料、形制、纹样的发展与联系,走自己独特的研究道路,成为新中国文物鉴赏与文物研究的先驱者,取得了堪与自身文学成就比肩的卓越成果。

内容简介

沈从文“弃文从艺”录

从文物看历史,用推理谈艺术

他把前半生交给文学,把后半生交给文物

筚路蓝缕,为新中国文物研究开拓新的领域与方法

后文学时代的沈从文,数十年心血之作盛装再版

? 编辑推荐

◎集合沈从文数十年文化、文物研究的随笔与文章。除陶瓷、丝绸、书画、服饰等常归领域外,也有对民间的花灯、窗花、龙凤图腾之物的研究。

◎数百幅精美图片,配合专业又不失美感的学术文章,致敬沈老提出的“文献结合实物”方法。以图注文,直观呈现不同时代文物风貌。

◎从横跨三十年的文章细节处,见沈老后半生浮沉与心境。

◎大家经典之作,名家陆智昌设计制造,圆脊精装,古朴典雅。

? 内容简介

1949年以前,沈从文是作家,写了四十几本小说和散文;1949年后他转行做了文物研究专家,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交道近四十年,期间的专注和投入并不比早年从事文学创作时少,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

《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即收录了作者“另一半”创作:鉴赏文物的心得和对艺术的感悟。包括四十几篇笔记、随笔、讲稿和学术文章,涉及器皿、织锦、服饰、书画等类,还谈了个别地方的民俗文化。从中不仅可以饱览丰富多彩的文物考古艺术,也可寻觅沈从文离开文学圈后的生命轨迹。

?名人推荐

沈先生对文物的兴趣,自始至终,一直是从这一点发的,是出于对于民族、对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深爱。他的文学创作、文物研究,都浸透了爱国主义的感情。从热爱祖国这一点上看,也可以说沈先生并没有改行。我心匪石,不可转也,爱国爱民,始终如一,只是改变了一下工作方式。

——汪曾祺

从文暂不写小说而专心文物考古,是迫于分工的需要,绝不是改行……(从文)在历史文物考古方面的卓越成就,也只会提高而不会淹没或降低他的文学成就。

——朱光潜

沈老在考古学方面的成就并不低于他在写作上的成功。

——金介甫(《沈从文论》)

沈先生的学术性论文,多半以文物图像为主,并选文献材料加以论证,判断是非,因博闻约取,笔下多有出人意料之创见,为专家和一般读者所共赏……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如绘画、陶俑、雕塑、石刻、砖刻等艺术品和史志记载为依据,详细论述了各个朝代的各阶级、各民族的服饰式样和特点,及其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的状况和作用;并且解析了各阶级、各民族在不同时期对服饰审美的不同观点和演变。对于服饰文化同其他方面的相关问题,也作了较广泛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见解,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供研究、教学之用。对工艺美术设计,对于古代文学艺术的注释和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这《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的出版,在物质文化史的研究与古代社会生活的探讨上,无疑是个新贡献,在实事求是的研究方法上也做出了可资借鉴的榜样。

——王亚蓉、王序(《沈从文和他的服装研究》)


沈从文(1902—1988)

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湖南凤凰人,苗族。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尝试用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1949年以后,改行文物考古,在文物研究上,他坚持以实物为依据,综合材料、形制、纹样的发展与联系,走自己独特的研究道路,成为新中国文物鉴赏与文物研究的先驱者,取得了堪与自身文学成就比肩的卓越成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后浪
    沈从文“弃文从艺”数十年心血之作《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从文物看历史,用推理谈艺术06-21
  • 私享史
    这是一本比较专业的谈文物的书,但也没有达到论文的标准,近似于札记。又因为是儿子沈虎雏在沈从文去世后自行整理的文稿和遗稿,内容也不成体系。用纸是印画超感纸,印刷效果和观感绝佳!我特别想说两点:第一,沈从文的笔调,即便在反复的运动“洗澡”之后,也未见明显的时代话语和政治套话,反倒是多少还带着年轻时的锋芒(参见《谈写字》两篇和《游春图》一文),文革中写的检查稿还敢说破四旧不该是“一把火烧掉”(《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这一点何其可贵,这不正是他自况的“无从驯服的斑马”吗?第二,沈从文提倡并遵循文献必须结合文物的鉴赏研究法,“打破在文物界中或历史上的一切专家权威,破除对他们千年来造成的积习迷信”,原来他早就质疑过所谓展子虔的《游春图》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可是这样的积习迷信却流毒至今!06-01
  • 空山
    8月·喜欢,挺爱看这种不咋枯燥又能看懂的学术,还涨了点小小知识。实用主义文物研究者沈老做文物不光只停留在文物,还将它们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技术建议给当下的生产,讲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定要把文献和实物结合起来研究。他对于绫罗绸缎的了解太透彻了,在服饰研究这方面,他当得起开山祖师。他说如果想给红楼梦做好注,最好先去故宫博物院库房学习三五年(这个有点太难了吧…不过追求完美,理想主义一直都是他的性格。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从古至今,中国人民都喜欢给桌椅板凳“穿衣服”。算是本圈钱的书,如果不喜欢考古文物相关,也不喜欢沈老,可不买。关于某些文字,情感是真实的,但真的像一个劫后余生的人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想一下汪曾祺的序,实在不知道啥心情…本来想继续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找了半天没找到书在哪,放弃了。08-25
  • 清凉
    这本插图珍藏版,是沈从文写的一部艺术随笔,他早年写散文写小说,教书育人,是一代文学大家,这本厚厚的书是沈老后半生的集大成做,包括四十几篇笔记、随笔、讲稿和学术文章,是每个人书架上必备的书07-19
  • 长安
    不谈艺术研究价值,沈老“自省自纠”那几篇真的触目惊心。08-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