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徐高阮,1914—1969,字芸书,浙江杭县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受业于陈寅恪先生。1949年赴台任职于“中央研究院”。著有《山涛论》等。1936年初曾任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长。

内容简介

文章以极长的篇幅(全文三万余字)和丰富的史料(注释多达七十三条,六千余字)论证了山涛——竹林七贤的一份子——在魏末晋初的政坛无比强大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说明了竹林七贤并不是“一群只爱清谈的文人”,相反,他们在政治上有着积极的目标,而背后有一股鲜明的政治力量。

作者认为山涛实际上是竹林七贤的代表,其倾向也代表了魏末入晋的许多名士的倾向。作者认为山涛在“新朝(指西晋)的争衡里,显出一个有决定性影响力的先进者的地位,一个名士阵线的长老和组织者的地位”。为了论证这样的观点,作者又举出了贾充和羊祜二人,并认为山涛正是二人争衡中羊祜背后的支持者,“是一个比争衡两方的主角都还更重些的人物,是一个不凭政府中的地位而能够企图左右政治大局的人”。


徐高阮,1914—1969,字芸书,浙江杭县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受业于陈寅恪先生。1949年赴台任职于“中央研究院”。著有《山涛论》等。1936年初曾任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长。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若存
    个人不是特别喜欢。文章写作的触发点可能就是《晋书·山涛传》里面的一句话:“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然后从这一点发散开去,组织起周围的分散材料,勾勒出一个晋初亲魏、亲司马两派朋党纷争的格局。虽然分析材料的能力很强,而且不排除从一堆零散史料里看出草蛇灰线的可能,但是从羊祜到山涛这一环依然薄弱,结论不能让人信服,其实是这种写法的必然结果。07-27
  • 四部居士
    作者似乎是先有拥曹和拥晋两种路线的斗争的框架然后去找材料来证实,而文章后半部又不提拥曹和拥晋而提贾充党和山涛党。有些莫名其妙12-23
  • 蒿艾离离
    仔细读了一遍,虽然使用的材料是常见的,但是作者能够通过朋党斗争这条主线切入,寻找和发现山涛的位置及作用,其对材料的占有和运用很见功夫。这么好的大脑没有做出更多的价值,令人遗憾……06-19
  • 歌中的雅歌
    2017年03月。「他們所尊崇的是真正能夠克制自己而不受外物引誘的人格,他們的目標正是人倫與風俗的整理。」04-25
  • 刀叢中的小詩
    晨起读徐高阮《山涛论》毕,从一个人的本传,逐渐衍伸出魏末晋初的政治格局,山涛至死坚守一个名士的底色,上继东汉、正始之气,下启太康之风,以士族代表与世族相抗。此书亦是陈派史学的代表作,除史料、史才、史识之外,还更有史气。07-0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