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 1951-)
當代備受尊崇的歐洲知識分子。在荷蘭萊頓大學念中國文學、東京日本大學念日本電影。一九七〇年代在東京落腳,曾在唐十郎的劇團「狀況劇場」演出,參與麿赤兒創立的舞踏舞團「大駱駝艦」演出,也從事攝影、拍紀錄片。八〇年代,以記者身分在亞洲各地旅行,也開啟了他的寫作生涯。
布魯瑪關心政治、文化議題,文章散見歐美各大重要刊物,如《紐約書評》、《紐約客》、《紐約時報》、《衛報》、義大利《共和報》、荷蘭《NRC》等。曾任香港《遠東經濟評論》文化主編 (1983-86)、倫敦《旁觀者》國外部編輯 (1990-91)、《紐約書評》主編(2017)。曾在柏林學術研究院、華盛頓特區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紐約大學雷馬克中心擔任研究員。曾受邀到世界各大學、學術機構演講,如牛津、普林斯頓、哈佛大學等。現為紐約巴德學院(Bard College)的民主、新聞、人權學教授。
2008年,獲頒伊拉斯謨獎(Erasmus Prize)肯定他對歐洲文化社會、社會科學研究的特殊貢獻。《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也在2008年、2010年推選他為百大思想家、全球公共知識分子。
他的寫作獨樹一格,不只引人入勝,且發人省思。2008年,榮獲修文斯坦新聞獎(Shorenstein Journalism Award)。《阿姆斯特丹謀殺案》榮獲2006年洛杉磯時報書卷獎最佳時事書獎。《殘酷劇場》獲2015年美國筆會頒發年度藝術評論獎(Diamonstein-Spielvogel Award)。著有《零年:現代世界的夢想與夢碎之路》、《殘酷劇場:藝術、電影、戰爭陰影》、《他們的應許之地》、《罪惡的代價》等數十部作品。

内容简介

水氣氤氳的混浴澡堂、暗地騷動的昏暈戲院、

宛如都會遊牧民族的巡迴劇團……

最浪漫的日本,或許就在七〇年代

外人與日本人的界線、徒弟與師父的分際、年長者與年少者的位階,高貴優雅與低俗粗暴……布魯瑪在日本的生活完全體會了日本社會中種種二元張力的箇中滋味。或許再無一人如同他一樣,在短短六年間,濃縮密集地逡巡於日本的地下陰流。在混浴澡堂中被日本年長男女活像見識馬戲團一般地窺探身軀;地下小劇場表演中,開放隨機男子觀眾上台享受廉價性愛,上演活春宮秀;隨側刺青大師身旁,看形形色色人等前來留下不可抹滅的印記,被日本社會排拒的刺青,對他們而言卻是我族驕傲的勳章。

他不滿足於在怪奇世界邊緣旁觀,而是投身闖入日本前衛文化的核心地帶,在電影、攝影、劇團社群之間穿梭,他被舞踏創始大師土方巽戲稱為一台電視機,揶揄其只知模仿而毫無個人創造力;在知名攝影師立木義浩之下擔任第二助理,勉強學習日本人尤為專精的察言觀色,卻被第一助理痛罵笨拙駑鈍;在陰暗黏臭的電影院裡,情色電影螢幕之下,觀眾席傳出不間斷的喘息聲;被電影巨匠黑澤明折騰了整個下午,卻還是沒能得到一個即使只是一瞥而過的小角色。

伊恩與唐十郎的「狀況劇場」團隊一同在河岸邊搭起劇場帳篷,像個家庭與手足般相濡以沫、搭乘小巴士在日本巡迴,親眼見識了這群前衛藝術分子狂亂不羈的生活方式:一言不合便是酒瓶橫飛,劇團頭子朝自己妻子砸去菸灰缸,對來訪客人拳打相向更是家常便飯……舞台上的衝突與激烈延伸至舞台之外,表演與生活之間對他們而言並沒有明確界線,他們是貨真價實的世界邊緣棲息者。布魯瑪全然開放,全心全靈體會,對自己的外人身分時而享受、時而沮喪……來自西方的年輕人以為自己已經是團體內的一分子,最終卻帶著外人永遠是外人的遺憾而離開……

《零年》作者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少年時期亟欲逃離家鄉海牙,遠離中產階級知識分子氛圍,在那個西方青年一批一批前往印度尋求性靈昇華的嬉皮年代,一場於阿姆斯特丹密克里劇院的寺山修司劇團天井棧敷演出,在他心中早早便埋下了日後前往日本的種子。求學階段他行經加州、再輾轉來到了東方的日本,恰好遇上了一群苦惱於國家日趨西化的日本人前衛分子,他們掙扎脫下模仿西化的外衣,藉此擺脫由此而來的自卑。布魯瑪和這些日本人,對自己身處環境與國家的「優雅」背景,深感不耐。他們是導演、劇團人、攝影師、刺青師等藝術家,將脫亞入歐下日本被隱藏的陰暗、怪奇、泥臭、戲鬧精神底蘊,翻箱倒櫃粉墨登場,精心安排甚或誇張地呈上檯面。戲劇即行動藝術、藝術就是要造成衝擊與不快,在戰後邁向經濟發展高峰期的日本,這些前衛分子猶如牛蠅,刺激騷動日本這頭安然成長中的巨牛。

大正末期到昭和初期,「情色、怪誕、荒謬」(エロ、グロ、ナンセンス)在東京的殘留,幻化為布魯瑪這樣的西方人的「底層懷舊」(nostalgie de la boue)。這是關於生性受到怪奇事物吸引的西方青年──布魯瑪,對日本投射出期待、隻身一人來到遠東追求生猛與真實的藝術場景、而一流的日本藝術家們如何看待與回應這位西方後輩的故事。在這些藝術家身上,浮現出川端康成與三島由紀夫的遺產痕跡,將離奇與細膩交揉於作品中。

在日外國人如何定義自身?親也不是、疏離也不是,日本可能的確是他們夢寐以求的「蝴蝶夫人」──只是更為陰晴不定、難以捉摸。可能唯有如書中唐諾德.里奇對布魯瑪所言,「你得是個浪漫派」,這意味著你必須習慣疏離,盡量不要抱持著成為日本人的希望,享受特權和禮貌性的對待,但從中伺機而動發展出親密關係。

這不只是作者的親身經驗談與怪奇錄,更是述說一段與今日我們欣賞與熟悉的日本、那親切有趣又明亮的日本,頗為生疏、充滿危險感,甚而令人不安的另一面──但就是這樣的七〇年代,扮演了承先啟後、餵養孕育了其後世界所熟知的日式文化輸出。

浪漫的前提是保持距離,然而情熱會要求你奮不顧身浸淫其中──這是布魯瑪與日本以及東京的相處之道,也是他想要告訴我們的東京情熱。

本書特色

◤日本1970年代的地下文化,不同於1960年代激蕩不安,也不若1980以後的日盛繁榮,夾雜於兩個色彩性格鮮明的十年,1970年代的日本可能是東西交匯最激盪、也最有魅力的時刻。

◤東京都會中如夢似幻的霓虹燈、在廢棄場館與破敗寺廟搭起的劇團帳篷、小眾的獨立電影院、脫衣性愛劇場,以及夜晚祭典中各種新奇怪異的表演……漫遊者布魯瑪投身日本現代文化中最具原生性與野性的一面。

◤黑澤明、土方巽、磨赤兒、唐十郎……作者實際與日本藝術大師交流合作的過程,一窺日本前衛藝術殿堂之樣貌。

◤西方人所認識的日本,猶如七〇年代關於前衛群體的、都會論版本的《陰翳禮讚》,述說東京的「暗之美感」。


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 1951-)

當代備受尊崇的歐洲知識分子。在荷蘭萊頓大學念中國文學、東京日本大學念日本電影。一九七〇年代在東京落腳,曾在唐十郎的劇團「狀況劇場」演出,參與麿赤兒創立的舞踏舞團「大駱駝艦」演出,也從事攝影、拍紀錄片。八〇年代,以記者身分在亞洲各地旅行,也開啟了他的寫作生涯。

布魯瑪關心政治、文化議題,文章散見歐美各大重要刊物,如《紐約書評》、《紐約客》、《紐約時報》、《衛報》、義大利《共和報》、荷蘭《NRC》等。曾任香港《遠東經濟評論》文化主編 (1983-86)、倫敦《旁觀者》國外部編輯 (1990-91)、《紐約書評》主編(2017)。曾在柏林學術研究院、華盛頓特區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紐約大學雷馬克中心擔任研究員。曾受邀到世界各大學、學術機構演講,如牛津、普林斯頓、哈佛大學等。現為...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豆友10501765
    現在來看這樣的際遇實在不可思議,但他為自己找的位置——「內圈之中的外人」——讓這樣的生活和書寫在夾層之中,卻是一個好施力的位置。好施力不代表一定會寫得好,這本書仍是非虛構寫作/自我和他人田野的學習好書。07-19
  • 伊夏
    情色、怪誕、荒謬。一場閱讀如吸du的體驗。文本本身沒什麼,就是他在七零年代的東京遭遇這些該死的藝術家們而已。可就是因為見證了這些扭動、踡曲、無聲尖叫,才看到“藝術家得像個罪犯,必須使人流血。”不得不承認,藝術實在是太害怕正確與無聊了。08-23
  • crankyanny
    immersive romance. ian buruma的剧场即兴和安吉拉卡特的烟火大会这几年频繁出现在我的意识之海,身处这样一个国度,外人(gaijin)往往同时盛享激情(身体性/情色荒谬怪诞)和彷徨对镜自照(身份性/失根),或许因为这里对外人来说是一个梦,对原住民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梦。07-29
  • Rosetta
    不及预期。作者有这般经历,见了那么多的一线先锋艺术家,通篇却只用情色、怪诞、神秘不可捉摸概括。不知作者是觉得凡入此世界者无需多言,还是他对所谓最后前卫十年的体验就是虚无缥缈的?08-23
  • 特别丧
    舞踏创立、罗曼情欲电影风靡、寺山修司和唐十郎的小剧场活动达到高峰、日本黄金电影期处于末期的二十世纪70年代日本,在作者这个“外人”看来是情色、怪诞、荒谬的。而在我看来是文化多元和包容所带来的无限魅力。舞踏就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舞蹈,死亡与重生是舞踏的主题。09-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