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巫鸿,196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内容简介


美术史家巫鸿最新学术专著力作,中文版与英文版同年面世。

废墟主题,纵横捭阖,探讨中国艺术从古代到当代的实践与经验,领域横跨绘画、建筑、摄影、印刷品和电影,并与西方艺术参照并观,令人眼界大开。《废墟的故事》不仅对于中国美术与视觉文化是一次富于雄心的思辨,对于全球语境下的艺术研究同样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

传统中国美术中的“废墟”在哪里?在创造现代中国视觉文化的过程中,东西方的废墟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对立中得以流布与深化?20世纪以来,当代废墟美学是如何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寻找到自身存在的立足之地?

美术史家巫鸿将中国“废墟”观念及其视觉表现形式的流变放置在考察的中心:丘与墟,碑与枯树,作为废墟替身的拓片,“迹”的种种形式,“如画废墟”的东西流通,“战争废墟”的庆典与见证,《小城之春》的废宅与老城,圆明园旁的前卫诗歌与美术,当代艺术对于都市拆迁废墟的浓烈兴趣……《废墟的故事》在梳理这份涵盖绘画、建筑、摄影、印刷品和电影的材料清单时,“展现出令人敬佩的清晰与准确”(包华石)。

《废墟的故事》不仅对于中国美术与视觉文化是一次富于雄心的思辨,对于全球语境下的艺术研究同样是一项里程碑式的贡献。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㺯春公子
    书中以废墟为引归纳出中国美术史的三个阶段,如将废墟纳入“纪念碑性”,阐释传统审美对消逝与永恒的缅怀;近代美术中的废墟则更为具象,既受西方美学影响,同时也见证了侵入带来的毁灭与存亡;当代艺术永远是宣扬个性的舞台,多元价值观再现于废墟的瞬间;关于拓片与碑刻对比颇有深意10-17
  • 巍巍北洋
    很清晰的脉络,把废墟这个意象在中国艺术史里的演变讲得很透彻。买了巫鸿好几本书,没想到读的第一本却是从图书馆借的。译者是曾翻译过《大教堂》的肖铁,我觉得翻译得挺不错。04-09
  • 示播列
    从古说至今,跨度非常大,难得把如许庞杂的材料串在一起,但有多处难免点到为止,意兴未尽12-03
  • 野次馬
    问题都是从Owen追忆那里来的,最近阅读的核心真的是nostalgia和memory。12-16
  • [已注销]
    尽管对存在对西方语境下的“废墟”话题分析不够充分这种小问题,但对中国语境下的废墟话题的分析,实在太厉害了,呈现出令人惊讶的精确度。总体而言,后面一半没有前面一半好,可能是因为身在当代反而不能脱身吧。01-1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