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文杰,湖北汉川人,2000年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2011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近代的边疆与外交,著有《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日暮乾清门:近代的世运与人物》,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内容简介

清代的政务运作,可体现为文书的流转过程,而最重要的政务文书题本与奏摺,又是朝会的主要内容。朝会与文书,是政治决策的要素及具体的呈现。君臣天不亮便须进入理政与朝会程序,这被清人概括为“辨色视朝”。 本书尝试疏通晚清时期中央政府的政务流程与决策过程中诸多细节,包括清代三种朝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政务文书的产生和流转过程,垂帘听政、训政、归政时期皇太后、皇帝、军机处各自的权限,晚清的“廷议”,新政时期内阁与军机处的改革,辛亥革命前后两次责任内阁的区别,尤其注意对重要史料的细致解读和细节的深入挖掘,从制度史的视角,探讨晚清高层政治决策的特征。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云归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季中央政府的文书流转、政务运作与制度变迁研究”优秀结项成果。老规矩,上网下论文。观察政务决策运行机制,很有意思。看得出作者对现实的关怀。拿到书之后看了导论和结论,一些从制度运作出发的观点很有启发。11-26
  • DRYJIAYOU
    作者将晚清制度史纳入到了明初以降数百年来削弱相权、严防权臣的制度脉络之中。因为晚清小皇帝的出现,军机处在决策上的位置大为提升,皇太后、皇帝大多依赖部院大臣的议覆,绝大部分的国事批答、政策执行仍然依赖原有官僚机构,往往展示了一种“集体决策”因素,而且在重大政务上还依赖于种种会议。而会议上的集体讨论为了平衡各方,且防止政策失误的责任连累各方,文书则朝向最平庸的方向靠拢,最终成为“虚应故事”。辛酉政变的制度史渊源就在于八大臣侵夺了皇太后所代表的君权。晚清的军机处改革与议会讨论也是如此,对责任内阁的抵触除留恋权力外,亦有防止权臣专权的考虑。这种“清朝化”理解外国制度不应简单化理解。皇族内阁更类似于中书门下,而袁世凯内阁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君主立宪,皇帝成为虚君,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君主立宪而非君主专制。12-19
  • 流惜子
    如其他友邻所述,本书使用的方法放眼古代史特别是中古史的研究中并不新鲜,但基于文书流转的制度考索运用到晚清史则立刻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效。晚清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特殊时代,然而由于当下学界的画地为牢,使得近代史学者倾力于关注“新”的一面,却往往忽视了晚清同样是传统王朝的一部分,仍在传统国家的制度逻辑中运转,不从此着眼,缺失了古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方法,恐怕会严重影响对晚清史的理解,作者的成功尝试,未尝不是对学界的一次提醒。此外,作者对晚清史料之烂熟于行文间历历可见,文笔又相当流畅生动,就阅读体验来说也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02-24
  • 不封不树
    史料运用不错,于政局人情亦有见识。只是对清中晚期政治制度有关论著吸收过少,从头至尾频频引用并批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和白彬菊《君主与大臣》,滥而无味。01-22
  • 栗子有毒
    白嫖。1 从制度和文书来分析几场晚清的几场著名政斗,确有加深理解之效。作者还是延续原有的思路,只不过原来是总理衙门现在是军机处。 2 顺治 康熙两朝的理政是各取洪武的一部分,顺治是亲批题奏,康熙是御门听政,加起来就是完整的洪武模式。洪武与之不同的是太子太孙在其中起到一个审核后下达的作用。可以说,清初抛弃了晚明的理政方式,拥抱明初,但晚清又回到了晚明,其中就是王朝发展的规律。 3 不认同作者的某些观点,君相矛盾没有必要看的那么特殊,难道大清亡了君相矛盾就不存在了?醇王是不是太过软弱,我觉得不是,这是父爱啊。而且要哄一个独裁者高兴的困难在于,高兴的尺度永远是她说了算。01-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