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清代翰林院制度》由邸永君博士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经修订增补而成,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一部研究清代翰林院制度的专著。2002年1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收入“青年学者文库”出版,2007年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再版。

  《清代翰林院制度》对翰林院制度的源流、发展和结局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其消亡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这是一项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重要制度。作者还提出了“明清科举制度为四级人才结构”的新见解。《清代翰林院制度》论点鲜明,论据可靠,论证充分,考证精详,文笔流畅,结构严整,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史常常研究成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尽量不看联欢会
    作者没把握住这个题材,嗯。问题意识不太够。10-28
  • 圜丘
    延续清代庶吉士制度研究,探讨了翰林院的起源、翰林官的职掌与出路,翰林与政治的关系,重点分析其对皇帝素质的塑造,与皇帝通过翰林对整个士人阶层的控制和利用。从政治层面说,翰林因科举而产生,因君相之争而地位拔高,实为绝对服从君主而行内阁之权的文学侍从,由御用文人而成为天子的股肱之臣,是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不断强化的结果。从文化层面而言,汉文化素养深厚的词臣们,满足了异族君主弘扬汉文化以巩固统治的目的,除政事外,皇帝与词臣在学术、诗文、书画领域的教学相长,客观上塑造了统治者崇儒重文的形象,但以程朱学加强对士林的意识形态控制,大兴文网,施恩与权威并行,君臣关系实乃主奴关系,本质上是为了统一思想、维护人心,最终使得清代思想文化学术朝着脱离现实的考据学方向发展。作者所谓“卿相之摇篮,人文之渊薮”,诚哉斯言。10-21
  • 梨三三
    结构无力,造词儿不少,多兹不赘述、兹不复述,但不述的部分却让人产生了必要性的错觉。比较遗憾,想驾驭,却被题反噬了。04-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