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不文
    琐碎的论文集,受秦政苦矣。p149不论皇帝爱民和改革的主观意愿如何,绝大部分的国事批答、政策执行,仍依赖原有官僚体系的经验,在既存的框架内即可展开。04-02
  • 王小刀
    历史学研究的意义之一,便是观照现实。读《辨色视朝》时不时联想起实际工作的大循环和小循环局面,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04-05
  • 这么近,那么远
    “清代的政务运作,可体现为文书的流转过程,而最重要的政务文书题本与奏摺,又是朝会的主要内容。朝会与文书,是政治决策的要素及具体的呈现。君臣天不亮便须进入理政与朝会程序,这被清人概括为“辨色视朝”。 本书尝试疏通晚清时期中央政府的政务流程与决策过程中诸多细节,包括清代三种朝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政务文书的产生和流转过程,垂帘听政、训政、归政时期皇太后、皇帝、军机处各自的权限,晚清的“廷议”,新政时期内阁与军机处的改革,辛亥革命前后两次责任内阁的区别,尤其注意对重要史料的细致解读和细节的深入挖掘,从制度史的视角,探讨晚清高层政治决策的特征。”01-31
  • 阅湖
    晚清政治史出色的制度解读,档案运用之娴熟令人叹服。而对于政治学/历史社会学的读者来说,作者所讨论的诸多问题,其实都存在“历史制度主义”层面的进一步挖掘空间。02-14
  • 我把帽子正起戴
    晚清制度史研究的佳作。01-05
  • 四处观望
    作者将政治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会议召开与文书传达作为分析对象,阐述中晚清的政治状况,尤其是咸丰帝之后出现垂帘听政这一特殊情况,辛酉政变前赞襄政务大臣与两宫太后文书流转的具体步骤及光绪帝亲政前的训练朱批等事的论述有趣。此外,作者并不认为军机处有《君主与大臣》一书认为得地位尊崇且成为一个利益集团,相对而言军机处只是一个皇权下的行政机构。清末新政以后,清朝政治体制大幅转型,军机处的尴尬地位,中国传统视野下对西方议会的理解,都是极有趣的议题。01-16
  • 维舟
    4.5星,从文书流转入手,非常清楚地剖析了清代的政务运作,尤其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中枢决策过程,指出了当时的一个悖论:尽管光绪皇帝锐意求治,甚至比祖先更勤勉,但朝政却愈加糜烂,朝会程序已逐渐仪式化。作者显然认为这套机制原本是基于实务处理的,但或许本来仪式的那一面也很重要,只是到了晚清更接近吉尔兹说的“剧场国家”:“一个人愈是靠近意象化权力,他也就愈使自己远离了实际控制权力的机制。”12-14
  • 中世与近世之间
    配合《日暮乾清门》阅读更好,本书从清代文书的形成来看决策的过程,清代勤政的君臣如何造成近代的困局?作者认为晚清的决策接近于有效范围的精英主义的民主,说明了君主专制的弹性所在,但这也只是形式上的,反而成为合理决策的障碍,因为御前会议实际上只有位高权重者才拥有奏对权力,理性平和终究受到限制,个别极端事件中,统治者实际上只是以集思广益为名利用众臣名义为自己的决策背书而已。且大部分国事批答依赖于旧官僚体系的经验,在既有的框架内完成流转与决策,皇帝个人的主观意愿实际上改变不了什么。总之集体决策不等于合理决策。晚清却少有有视野有魄力的军机大臣,这与军机章京选人与职能拘泥于传宣上谕注重书法工楷有关。清人在理解西方的议院时有着自身的侧重与知识背景,并习惯用中国式的会议奏事来加以比较,实际有很大的偏差。03-04
  • 文书运行机制很有意思,是一个好题目。军机章京选拔一章的反思,很有现实意义。01-03
  • 竹圃
    学习了。书中包含的单篇论文之前刊出时便陆续拜读,这次系统翻阅,又有新收获。12-21
  • 不见潇湘
    有幸第一批阅读,晚清文书制度的文化对权力运作的影响,收获不少12-19
  • ly的读享生活
    《日暮乾清门》之后,读李文杰的第二部著作,刚下单了《中国近代外交官的形成》。很好的年轻学者。01-02
  • 姑苏有雪
    本书的研究范式放在唐宋断代已不新鲜,但在明清史中确有亮眼之效。01-03
  • 部局
    功力深厚,晓畅易读。开会发文背后政治的逻辑,清朝中央治国理政纪实。03-21
  • 栗子有毒
    白嫖。1 从制度和文书来分析几场晚清的几场著名政斗,确有加深理解之效。作者还是延续原有的思路,只不过原来是总理衙门现在是军机处。 2 顺治 康熙两朝的理政是各取洪武的一部分,顺治是亲批题奏,康熙是御门听政,加起来就是完整的洪武模式。洪武与之不同的是太子太孙在其中起到一个审核后下达的作用。可以说,清初抛弃了晚明的理政方式,拥抱明初,但晚清又回到了晚明,其中就是王朝发展的规律。 3 不认同作者的某些观点,君相矛盾没有必要看的那么特殊,难道大清亡了君相矛盾就不存在了?醇王是不是太过软弱,我觉得不是,这是父爱啊。而且要哄一个独裁者高兴的困难在于,高兴的尺度永远是她说了算。01-23
  • 不封不树
    史料运用不错,于政局人情亦有见识。只是对清中晚期政治制度有关论著吸收过少,从头至尾频频引用并批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和白彬菊《君主与大臣》,滥而无味。01-22
  • 流惜子
    如其他友邻所述,本书使用的方法放眼古代史特别是中古史的研究中并不新鲜,但基于文书流转的制度考索运用到晚清史则立刻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效。晚清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特殊时代,然而由于当下学界的画地为牢,使得近代史学者倾力于关注“新”的一面,却往往忽视了晚清同样是传统王朝的一部分,仍在传统国家的制度逻辑中运转,不从此着眼,缺失了古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方法,恐怕会严重影响对晚清史的理解,作者的成功尝试,未尝不是对学界的一次提醒。此外,作者对晚清史料之烂熟于行文间历历可见,文笔又相当流畅生动,就阅读体验来说也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02-24
  • DRYJIAYOU
    作者将晚清制度史纳入到了明初以降数百年来削弱相权、严防权臣的制度脉络之中。因为晚清小皇帝的出现,军机处在决策上的位置大为提升,皇太后、皇帝大多依赖部院大臣的议覆,绝大部分的国事批答、政策执行仍然依赖原有官僚机构,往往展示了一种“集体决策”因素,而且在重大政务上还依赖于种种会议。而会议上的集体讨论为了平衡各方,且防止政策失误的责任连累各方,文书则朝向最平庸的方向靠拢,最终成为“虚应故事”。辛酉政变的制度史渊源就在于八大臣侵夺了皇太后所代表的君权。晚清的军机处改革与议会讨论也是如此,对责任内阁的抵触除留恋权力外,亦有防止权臣专权的考虑。这种“清朝化”理解外国制度不应简单化理解。皇族内阁更类似于中书门下,而袁世凯内阁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君主立宪,皇帝成为虚君,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君主立宪而非君主专制。12-19
  • 云归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季中央政府的文书流转、政务运作与制度变迁研究”优秀结项成果。老规矩,上网下论文。观察政务决策运行机制,很有意思。看得出作者对现实的关怀。拿到书之后看了导论和结论,一些从制度运作出发的观点很有启发。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