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1920—1969),青年时期就读于哈佛大学,二战时应征入伍,战后回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1年,经费正清推荐,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69年不幸溺水身亡。列文森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美国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视野广阔、才华横溢,被同仁誉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以他名字命名的“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是美国中国学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一。代表作为《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1953)、《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1965)、《革命与世界主义》(1971)。

内容简介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为列文森最重要的著作,也是美国中国学研究的代表作。在饱含思辨的流畅叙述中,作者从哲学思想、官僚制度、政治文化、社会心理和理想人格等层面,生动分析了儒家文化的精神特质以及儒家社会与政治的本质特征,重点论述了儒家文化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角色与命运,洞见迭出。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命题,如传统与现代、历史与价值、保守与激进、东方与西方、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等,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之后的众多甚至是任何一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著作中,都可见到对这些问题或明或暗的回应。而列文森的价值早已超出了著作本身,他的思考与写作方式,他提出问题的角度,至今仍启发着一代又一代学人。

——————

他不是一个普通的研究者,而是一个创造的天才,后来者必须努力跟上他的脚步……作为老师,我为此而自豪。 ——费正清

对我而言,他不仅是一位亲密的友人,更是一个不会枯竭的思想灵感的源泉。与他的交谈也不仅是令人愉快的,并且能够不断地刺激你产生新的视域与观点。 ——史华慈

很自然,列文森对于官僚—君主制的描述已经且将会被后来的学者所修正,但是,其尼采式的暗示——人们可能将自我的局限强加于他人以服务于自身权力——将作为其论述的核心长存下去。如其许多洞见一样,官僚—君主制这一概念也将继续提醒人们,悖论旨在揭示真理的一个未知片段。

——魏斐德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是一个天才人物写的一部天才的著作,一部现代经典,西方“中国研究”一个时代的象征。很少有哪一部著作能够引发如此普遍的关注,如此持久的讨论与争论。尽管70年代以来批评之声就不绝于耳,人们却始终无法回避它所提出的问题。

——杜维明


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1920—1969),青年时期就读于哈佛大学,二战时应征入伍,战后回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1年,经费正清推荐,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69年不幸溺水身亡。列文森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美国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视野广阔、才华横溢,被同仁誉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以他名字命名的“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是美国中国学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一。代表作为《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1953)、《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1965)、《革命与世界主义》(1971)。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功夫熊猫小碗熊
    从我外行角度来看,这本书也略显粗糙:贴标签,用西方概念解构中国思想,某些论断不够严谨。毕竟是冷战时作品。但如同讨论空间位置必先定坐标系一样,此书也为研究中国思想设定了三维坐标系:横向时间维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思想从古到今的流变、思想家的派别、论争与中心思想的变化;纵向空间—意义维度,儒家思想演变过程中与西方/日本类似思想和历史进程的对比,中国的特殊性(中国思想与文明自身发展)与普遍性(与西方一样经历过现代社会冲击与传统解体)为何;垂直结构—解构维度,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渗透,儒家知识分子在现代冲击面前与民族主义、共产主义势力的相互纠缠。有了三个维度,中国/中国思想方成为西方人可理解、可研究的对象,后世也有了讨论基准点。因为冷战时作品,故目的是解构共产主义中国的传统与现代性。08-20
  • 一个小标点
    早闻大名,有点失望。冲击说写儒教如何在科学理性物质发达为特征的西方文明压迫之下,重新阐释自己及时代,为自己寻找合法性。现在已经不喜欢这种纯思想史的路数了,即使是纯思想史,儒家的转向也不是晚清才开始,唐宋以来文官集团取代贵族、儒家下行到乡村已经是转向了,我更相信唐宋变革论。如师弟所说,这种“冲击-回应不仅仅是价值观与价值体系,不仅仅是认识方法与认识途径,更是世界观与世界体系。”而列文森停留在前两步,停在了纸面上,由此,“视野广却不高。”从再造文明的角度再看中国革命和中国当代文学,会更有价值和意义,与现代文学(毋宁说是外国文学)截然不同的新的文明、新的价值标准,新的体系。03-18
  • 南池子
    在列文森笔下的传统与现代被谱写成:儒家大文化传统与西方的理性科学冲突,以及前者最终的结局如何。在他眼中,中国文化的“认同危机”无非是将过去的秩序重新洗牌,重新构建一个现代口味的未来。由此可见“思想困境”似乎是研究现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看着翻译让人受尽委屈】03-19
  • the Mass Line
    天才之作无可否认。但冲击—回应不仅仅是价值观与价值体系,不仅仅是认识方法与认识途径,更是世界观与世界体系。由此,视野广却不高。05-11
  • 木下天一郎
    半个月时间才读完这本书,主要是不是因为作者写的抽象,而是翻译者的问题。这部书先是叙述了近现代儒教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科学技术的冲击下不断溃败最终成为历史的回忆,然后分析儒家与君主制的关系,在这里寻找儒家作为历史属性的特质,最后写到儒家成为历史,共产主义的兴起取而代之。尽管列文森的观点稍有偏颇,但这部书仍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审视中国儒家的角度。此外,这部书使我对共产主义略有改观。在当时新与旧水火不容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却将二者兼容并包进来。我不同意儒教已死的观点,也许它只是通过另外的一种形式在中国继续生长,并未因文革而中断,但是时代已经不需要儒家这样的人物了,专业化工具化既是今天的必然趋势也是人异化的悲剧。评价列文森这样的学者与思想家,“正确”与“错误”的判断远远不是问题的全部。12-2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