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詹姆斯˙P.霍根(1941-2010)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长期跻身《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霍根十六岁辍学,曾担任多家公司的设计工程师,后以霍尼韦尔销售工程师身份环游欧洲。
1977年,霍根的处女作、也是他一生最负盛名的作品《星之继承者》问世。霍根擅长将前沿科技与推理相结合,笔下故事悬念丛生,人物形象鲜活立体,深受读者喜爱。
霍根曾在看完《2001:太空漫游》后打赌说他能写出更好的结尾,后来霍根见到阿瑟克拉克本人,克拉克说:“《星之继承者》的结尾确实更为合理。”

内容简介

“先不管他到底是谁,他已经死了5万年以上了。”
2027年,月球上发现一具穿着红色宇航服的尸体,经过检验,尸体竟存活于5万年前,且与人类特征基本相似!这立刻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如果地球曾存在高科技的史前文明,为什么会没有任何遗迹?
如果“他”来自外星,那怎么解释进化论?
一切的谜团,指向五万年前太阳系的那场浩劫……亿万年前驱使鱼爬上岸的那股动力,亿万年后推动我们奋斗一生。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夏桑
    自2014年入行,我已经跟科幻朝夕相伴了七年有余。在去年的某项目庆功宴上,在我忙于敬酒时,合作伙伴随口一问:“你为什么非要做科幻?做点别的不好吗?”当时,我没有回答上来,便把困惑藏在了心里,不安地走过了多灾多难的2020年。直到兴海和小余把《星之继承者》的清样稿交给我!我渴望触碰一个伟大的文明,我渴望未知带来的兴奋和恐惧,我渴求颠覆常识的震撼感,我有追逐星辰大海的心瘾。而《星》可以满足我的全部执念和乐趣。04-20
  • 罗夏sf
    本来写了很多“赌上职业生涯也要做好的书”之类的中二文字,还是删掉了,能成为这套书的编辑,是我的荣幸。3年前的一个深夜,在《银河边缘》写作群里,无意中看到有位作者提及此书,“2027年,月球上发现一具人类尸体,而他死于五万年前”,这样一句简单的梗概,像一声惊雷把我头脑炸裂,赶紧买了繁体版来看,看完三月不知肉味。我是科幻迷,也是推理迷,一直在寻找一部能够完美地把硬科幻与本格推理相结合的作品,看完《星之继承者》那一刻,我知道,我找到了。04-21
  • HeavenDuke
    写长评的时候忽然意识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这个小说的叙事原型其实和近年来的一票呼吁摆脱内卷走向群星的故事是共通的,但是霍根的小说径直从认知层面上切入,选择了在“无知”和“有知”之间构筑张力,最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非常清晰的科学方法论和一场身临其境的痛快的科研过程。相较之下,《三体》和爱手艺描绘的是这一步之后的人类生存状态,算是一种变化;但是《群星》《白银尽头》《触摸星辰》之类的作品在这点上就非常浅了。归根结底,混沌保守的社会、落魄的个人生活处境跟激进的科学探索本身就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对立,搞不懂这点,再怎么写这个题,也只是在原地兜圈子。03-02
  • 空旷
    没找到简体版本,买的繁体版本;前面用一个悬念吊起胃口,后面节奏变缓了,也可能是看繁体版的原因,有点略显无聊,再后来几次大的转折,越看越精彩;整个世界观架构,故事转折设计得都好,人物略平淡,总体而言非常好;故事设定在科幻小说里很新颖,科学逻辑也比较扎实,结尾也不错;五星推荐,顺便问一下后两本什么时候出?有简体中文版了没有?02-03
  • Jackdaw
    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吵架,到底是在写故事还是在写项目管理啊?小岛秀夫喜欢这书难道是因为这?落后的冷战思维,口水的翻译文笔,靠读起来头疼的对话推进的推理,越读到后面越劝退。联想到几年前的《窃星》系列,我真是对国内科幻编辑的水平绝望了,不会再读任何被营销捧起来的所谓“神作”。05-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