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躲猫猫社团
    前两年看过繁中版,非常喜欢。没想到简中一出就有人嫌出版社请人刷高分,特意打一星“找平衡”?!还说读完了确实好再来改分。好笑哦,这部作品的繁中版分数就不低,不需要这样的好心人来维持大局吧。05-08
  • 一颗红豆
    孤独的幸存者最后的一搏,使种族得以延续,星辰的继承者在万年后才认识到自身的本源,万年间地球的浩荡变迁,在另一个角落不过是寂静的一瞬。天谜天解的硬科幻,探讨人类之存在的杰作!04-08
  • 人造天堂
    格局大,硬核科幻典范。04-04
  • JennyJ
    比 太空漫游 差远了,我还是更喜欢对地球人不屑一顾的外星人。05-23
  • 瓜瓜蛙蛙羊
    第一部读后真的大为震撼!直到前二分之一都觉得平平无奇,虽然抛出了”五万年前人类尸体“这种噱头,但稍有涉及悬疑推理的读者可能都会猜想“这怕不是通过时空穿越啥啥的一个地球人吧?”所以看到后面煞有介事地拉扯身份谜团,都入不了戏,因为我心里就认定最后肯定是要和地球扯上关系。但是!后半部随着一条条证据、一次次推理,氛围感拉满,心情过山车一样一波三折,体验一飞冲天!确实和地球有关系但并不是我以为的那种烂梗!而且本来以为到“月球揭秘”已经是极限了,没想到最后直接解密了人类来源!再配合楔子里寇里尔那句【“哼,现在就只剩下我跟你单挑了,是吧?!”他向着宇宙怒吼,“好!你这个混蛋!接招吧!”】真的是让人热泪盈眶。那种昂扬乐观的精神真的太动人了,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06-04
  • 拖拉A梦
    确实是一派推理小说的写法,尤其是几处科学报告都满载“排排坐侦探揭秘”的气氛www很喜欢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各个学科通力合作并且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猜测的描写让人有节日的兴奋感。虽然第一本整体来看谜底较弱,基本都是认真看到中盘的读者就能推测出的结果,不过首尾两处的呼应还是很棒的,非常喜欢尾声的余韵。04-08
  • 思故渊
    如果你是黄金时代科幻的爱好者,读完了所有能找到的阿西莫夫,克拉克,海因莱因和大刘,那么你也一定会喜欢这本《星之继承者》。毫无疑问它继承了黄金年代科幻的风骨,昂扬向上的宇宙探索精神在现在这个赛博朋克的年代可以说是不多见的。同时,从月球上的一具五万年前的人类尸骨开始,缜密的情节安排和悬念设置,绝对能够勾引你一口气把它读完。唯一的美中不足可能只是作为重度科幻迷而言这个谜底并不新鲜(笑)。总之,《星之继承者》是那种古典主义的,让人能够回想起光辉的六十年代人类向外探索精神的振奋的科幻。作为科幻迷不可不读。04-09
  • 大风起
    年代久远的科幻+纯卖设定+人物形象单薄+思想简单+文笔幼稚+灌肠式营销=?其实看到开头说人类因为有核武器而终于销毁武器实现大同世界就可以不用看了。05-17
  • 特夫威斯
    给自己做的书写评,内心激动又复杂。这套书是“金句艺术家”兴海推荐的。没想到自己竟会对一具“绝不可能存在,但又确实存在的人类尸体”着了迷,立马跟进,一读就停不下来。后来我开始跟着雪姐参与选题申报,看着版权拿下来、稿子派出去。然后,我就怀孕了。临产前不久,第一部的译稿回来了,本以为会这样擦肩而过,没想到雪姐坚持等我回来再做(泪目)。五个月后我终于回归,开始一校、后续制作。整个过程是令人亢奋的,逢人就想安利,拉来一同讨论才能满足。很庆幸能遇上这套书,感恩兴海在校对、装帧、物料等方面的倾力付出。感恩杨老师、雪姐、浩然的支持,感恩八光分的温暖滋养。虽然一连串感谢说得像获奖感言,但这套书的品相和读者的疯狂自来水不就是给我的奖励嘛!这是一套“赋能之书”,可以唤醒读者内心的勇气和力量。亲测有效,多谢支持04-22
  • 程水曜
    牛逼。只属于古典科幻黄金时期的不可多得的作品。用推理脑来看的话是“设定系历史推理”:设定系推理是增加与现实世界不同的设定后进行推理,历史推理是对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的事件进行推理,而本书是增加与现实世界不同的设定后,在此设定之下对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的事件进行推理,堪称“时间的宇宙漂流女儿”。另外,此书写成之时,日本距离新本格的开启尚有十年时间。还有,这是作者的处女作,就离谱。丹切克教授不但是生物学家还是文学家和演说家,可以看成作者本人的化身。(那位打一星来搞笑的老哥说才出版了两周有什么可补票的,真当大家都不看英文和台版吗?)05-05
  • 丁丁虫
    第一本很好看,第二本好看,第三本看。06-04
  • 黑色的伯劳
    被一堆大V骗了。明明古典得不行,而且科幻仅作为推理的缝合术而已。推理与科幻的结合大概就是阿西莫夫的水平,而后者小说中侦探的在场感远比本书更适合倾注人类命运05-29
  • 乌拉拉
    如果是我上中学时候读了估计恨不得打十星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硬碰硬,特别是全球科学家合力破解一个伟大的不解之谜的小说总是要面对一个时代问题:几十年科技的发展让小说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术手段bug越来越多。比如读书我脑子里忍不住一直在尖叫:做个DNA测序吧朋友们!都有完整冰封尸体你还搞什么解剖学特征分析啊!这极大地削弱了小说本来应有的魅力。这类硬碰硬的科幻写法碰到当年作者所不知道的更硬的现实科学力量,就会分外脆弱。不过,小说的核心构思真的很屌。04-29
  • Jackdaw
    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吵架,到底是在写故事还是在写项目管理啊?小岛秀夫喜欢这书难道是因为这?落后的冷战思维,口水的翻译文笔,靠读起来头疼的对话推进的推理,越读到后面越劝退。联想到几年前的《窃星》系列,我真是对国内科幻编辑的水平绝望了,不会再读任何被营销捧起来的所谓“神作”。05-10
  • 空旷
    没找到简体版本,买的繁体版本;前面用一个悬念吊起胃口,后面节奏变缓了,也可能是看繁体版的原因,有点略显无聊,再后来几次大的转折,越看越精彩;整个世界观架构,故事转折设计得都好,人物略平淡,总体而言非常好;故事设定在科幻小说里很新颖,科学逻辑也比较扎实,结尾也不错;五星推荐,顺便问一下后两本什么时候出?有简体中文版了没有?02-03
  • HeavenDuke
    写长评的时候忽然意识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这个小说的叙事原型其实和近年来的一票呼吁摆脱内卷走向群星的故事是共通的,但是霍根的小说径直从认知层面上切入,选择了在“无知”和“有知”之间构筑张力,最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非常清晰的科学方法论和一场身临其境的痛快的科研过程。相较之下,《三体》和爱手艺描绘的是这一步之后的人类生存状态,算是一种变化;但是《群星》《白银尽头》《触摸星辰》之类的作品在这点上就非常浅了。归根结底,混沌保守的社会、落魄的个人生活处境跟激进的科学探索本身就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对立,搞不懂这点,再怎么写这个题,也只是在原地兜圈子。03-02
  • 罗夏sf
    本来写了很多“赌上职业生涯也要做好的书”之类的中二文字,还是删掉了,能成为这套书的编辑,是我的荣幸。3年前的一个深夜,在《银河边缘》写作群里,无意中看到有位作者提及此书,“2027年,月球上发现一具人类尸体,而他死于五万年前”,这样一句简单的梗概,像一声惊雷把我头脑炸裂,赶紧买了繁体版来看,看完三月不知肉味。我是科幻迷,也是推理迷,一直在寻找一部能够完美地把硬科幻与本格推理相结合的作品,看完《星之继承者》那一刻,我知道,我找到了。04-21
  • 夏桑
    自2014年入行,我已经跟科幻朝夕相伴了七年有余。在去年的某项目庆功宴上,在我忙于敬酒时,合作伙伴随口一问:“你为什么非要做科幻?做点别的不好吗?”当时,我没有回答上来,便把困惑藏在了心里,不安地走过了多灾多难的2020年。直到兴海和小余把《星之继承者》的清样稿交给我!我渴望触碰一个伟大的文明,我渴望未知带来的兴奋和恐惧,我渴求颠覆常识的震撼感,我有追逐星辰大海的心瘾。而《星》可以满足我的全部执念和乐趣。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