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 社会学家, 希伯来大学理性研究中心研究员。著作有《冷亲密》,《资本主义的爱与文化碰撞》,《痛苦的魅力》等,
其中《痛苦的魅力》获美国社会学联盟最佳图书奖。

内容简介


人,渴望自由,但自由并不意味可以获得幸福,人的“痛苦”往往就是缘起自由。爱情的自由,亦然。

爱情的“痛”,不是不自由,而恰恰是人的自由所带来的。失恋,离异的“痛”就是爱情自由的一种代价。

在现代社会中,自由恋爱作为一种力量,最终导致了婚姻市场的兴起,当婚姻成为一种市场,爱情自然会有价码:地位、金钱、权力和美貌——尽管这些筹码是以自由的名义。然而人的自由却不能确保带来地位、金钱、权力和美貌,所以,爱情的伟大和纯粹,自然会变得脆弱和廉价,甚至沦为一种标签。

《爱,为什么痛?》作者伊娃•易洛斯,杰出的社会学家,“美国社会学联盟最佳图书奖”获得者,围绕“爱与痛”的主题,摈弃传统的心理分析,以女性独特的睿智,详尽解析现代爱情之痛的社会成因,让每个渴望爱情、正在经历爱情,或走向婚姻的人,始终保持一份清醒。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回答:爱,为什么痛?我们只能给出如何获得“爱”的种种可能。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夏天就要吃西瓜
    越来越觉得 把爱情和婚姻绑定 是造成诸多混乱的根源 06-02
  • 48545362
    用社会学的整体视角去质疑传统的精神分析里的伤痛分析,当然在过去那个时代,身份社会,身份对个人是一种束缚也是一种保护,现今,个人生存于社会中缺乏一种体系化的角色确认手段,只剩下爱情关系是人生存在的核心关系,通过爱情,约会,情爱作为一种交往仪式不断去确认。这也是一种现今社会普遍价值意义丧失的普遍情况,如何去重新寻回意义与价值问题。作者也在文本中反对对爱情进行操作化步骤化程序化以及海德格尔的理性架构化,现在的爱情指导缺少了一种旧时宗教中给予,赠与,奉献,更多是一种引用经济学的算计,汲取。一般流俗的爱情伤痛治愈建议都会建议自主性,自足这种理想状况是借用古希腊或者宗教中的独立思想家的生活方式,爱情本身就是一种俗世生活,互相依赖,不可能是沉思生活中的不予外求,自足而独立,爱情中强调自足就是一种概念误用02-20
  • 濒危嗜睡症患者
    精彩之作。未来几年的一个研究构想是爱情社会学,此书提供了不少启发。中译本有不细心之处,但总体来说流畅无碍。11-14
  • 小厨神
    虽然在阅读过程中收获了不少启发性的概念/理论/小说推荐(2333),但只能打三星,因为1 理论的引用和类比实在是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很多都不太恰当,直接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理论模型来套两性关系,不可。2 虽然作者在前言已经提到自己把历史视作静止的画面,但书中相关论证不仅静止,而且跳跃,甚至魔幻……3 作者的观点也是十分的……拧巴(?),承认传统/现代爱情中男女权力地位的差异,但似乎只停留在承认不平等(并且在论证的很多部分忽略这种不平等),只是不断强调社会结构变化巴拉巴拉。4 为什么中产阶级女性境遇能代表现代性影响下的女性爱情观?为什么中产阶级女性视角下的部分成功男性能代表男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处境?(我话好多……)07-04
  • 兽心蘑菇
    用社会学的角度去质疑即成「常识」的对爱的注解,几乎解答了这个阶段我对于爱情所有的困惑。但这么好博士论文为什么起了一个这样的名字,在地铁上看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在读滥俗言情小说的恋爱脑女孩。12-0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