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马雅贞(Ma Ya-then),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教授。2007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2013~2014年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研究兴趣以明清地方艺文和宫廷图绘为主。发表论文见于《新史学》、《故宫学术季刊》、《汉学研究》、《明代研究》、《清华学报》、《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等。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艺术史与文化史,以长期以来位处中国画史与正史边缘地带之战勋图绘为中心,讨论清朝皇权的统治下被转化收编,到乾隆朝最终建立起“文武双全”的文化霸权之过程。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悲丿要歪常
    探讨视觉文化在建构“武勋”政治文化中的作用。作者拉出了明代勋迹图(消费性视觉文化用以宣示精英身份,尽管技法与题材都不具区分性)在东北亚战争环境中传播,皇太极绘制太祖实录图宣示满洲统胤,康熙朝宫廷仪式图回避皇太极之跳脱并调和汉地传统礼仪,乾隆朝题材、技法、表现对象(个人or叙事)、印刷(铜版画)、展示空间(紫光阁)之登峰造极的四段论。最后指出平定准回得胜图之地位因乾隆后期国势衰落而被不断抬升,是为清朝武功极盛之符号。全书大部分篇幅用于解说图的内容及若干特征性元素的出入,配了精美的插图,阅读体验甚佳,但没有考察接受/观赏之体验,未免仍流于“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单向度之讥。关于皇太极到康熙的转变论述薄弱——在稽典未为风尚的时代,断裂性不一定是主观的。11-21
  • 晓林子悦
    特别的观察角度。而且资料和图片都非常详备,一步步的推导言之成理。12-12
  • jakdan
    很多人批评这本书问题在于“作者没有明这些图画的流传范围,就试图依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解释满族何以成功统治中国”——问题在于前印刷资本主义时代,中国(汉人社会)作为想像的有机共同体的条件同样是不存在的。因此,这些图画不必达到印刷资本主义时代文化霸权的流布与控制范围,只需要在有限的汉族精英阶层(权贵阶层)小范围传布,即可达到文化霸权的目的了。02-11
  • ici
    读过作者的硕论,当时还是比较惊艳的。时隔多年现在再看觉得有点站不住脚-.-06-08
  • 延期席缪可爱浪
    有观点处甚少,作者提出了假说,找到很多材料,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逻辑。图像在政治程序中的作用是具备的,但这种图像究竟是主观还是无意的,难以界定,作者也无意于此。更重要的是,如何区别图像传播中的商业、道统与政治等不同的目的与效果类型,也被忽略了。整体来说,味如鸡肋。07-2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