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鼎杰,曾任某公立省重点高中历史、传统文化类文章近百万言。

内容简介

《李鸿章时代》一书从1870年在欧亚大陆的两端各发生的一件大事讲起。在大清国,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在欧洲则爆发了普法战争。1895年,太平洋的两岸同样各发生一件大事。在西岸,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中国,李鸿章被撤销直隶总督一职;在东岸,美国的GDP总值第一次超越大清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从1870年到1895年的26年,是李鸿章主政北洋,“应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26年,也是全球权力格局巨变的26年,更是晚清错失战略机遇、加速进入下行曲线的26年。其间之内政外交,无论是成是败,为是为非,李鸿章都扮演了核心角色。因而,这26年也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李鸿章时代。 如何认识这样一个时代?正如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给出的答案:“谁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国,谁就永远也无法理解法国大革命。”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中国。本书广泛搜集中、日、法等多国史料,以19世纪后期的国际格局巨变为背景,以日本入侵中国台湾、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三大事件为波峰,穿插李鸿章主持的内部变革,强调从大历史与大战略的双重视角,全新解读这段似乎国人已经非常熟悉,其实依然非常陌生的往事。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Tradition
    本书主要是用战略学角度分析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中的李鸿章的战略决策,对所谓中法战争不战而败和中日战争所谓保舰避敌说进行了全面驳斥,可谓通俗历史作者中的佼佼者,中国之败,非败于李中堂,而败于满口吹牛,不务实务,不知敌我,盲目开战的所谓“爱国者”11-28
  • greenhands
    中法战争写得特别好。 过去,对中法在越南的争夺,对近代史的影响,都不够重视,作者提出自己的原创观点,认为这个关节是举足轻重的,正因为没处理好,才带来清末的被动。我个人的看法,大清的悲剧在于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连个角色都算不上,先要通过被人利用,才能做上次要角色,在为几个主角配戏的过程中,显示出自己的重要性。但大清不知道自己的斤两,认为自己也是主角了,结果一上舞台,就被人哄了下来,还硬要表演,被日本这个保安揍得鼻青脸肿,成为舞台上的小丑。看今日,与当时真有些神似,莫使后人哀后人啊。 04-26
  • 西贝柳斯的食指
    中法战争一章确实有很多新材料,看来作者确实是懂法语的03-31
  • 迅雨
    兼备宏观视角与细节勘察,很不错的书!11-09
  • 阿道克
    李鸿章时代是近代史的重要一页。这本书写的不好,核心内容是作者发表在军事刊物上的文章的再创作07-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