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姚大力,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1975年毕业于昆明师范学院(今云南师范大学)史地系。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并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7年任教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1987年至1991年)。1993年至1995年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和东亚语言文学系当访问学者。1997年调至复旦大学工作。先后发表专题论文三十余篇,著有《北方民族史十论》、《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司马迁和他的<史记>》、《读史的智慧》等,并参加了韩儒林主编的《元朝史》、由陈得芝担任分卷主编的《中国通史》 “中古时代·元时期”的写作,此外还主编《清华元史》辑刊。

内容简介

收入《追寻“我们”的根源》的文章共分为四组。第一组凡七篇,泛论中国历史上的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组的五篇,主要聚焦于如何认识历史上的各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积极贡献。第三组由五篇构成,以蒙古帝国、元朝,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讨论主题。纳入最后一组的四篇论文,则分别考察族群认同在回族、满族形成和鲜卑拓跋部早期历史的书写之中的作用问题。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豆友1375764
    向历史找寻现实解决之道,无外乎今天的政策太糟糕而历史的智慧很高明。从姚教授的文章中读到向(蒙元-满清)传统寻找智慧的倾向,大概不算误读。但姚教授又绝不是缺乏现代意识的历史学家,相反他赞同格林菲尔德所说的「英国式民族主义」,即主权在民,保障疆域内不同身份的人民都享有基本平等和自由。但如果抛开民族视角来看,这种民族主义与对民主化的追求并无二致。因此,与其说姚教授的主张是基于历史视角的建言与献策,不如说是一个自由多元主义者的无奈与瞻望。05-14
  • Michishirube
    不少文章之前已经读过,重读又有新的体会。有人会觉得许多论述重复,但这样也更能深入地体会姚老师提出的诸多概念之意涵以及彼此间的联系。此外,文章中的现实关怀也让人动容。03-26
  • 阿合马
    新文就没几篇,还是车轱辘话反复说,非常没有诚意。02-18
  • 慢乌鸦先生
    本书是论文集,最初读到的是《上海书评》上的几篇文字,觉得精彩。全书读毕,汉唐、内陆边疆两种国家建构模式的创见,传统的族裔认同、伴生性原民族主义与政治认同的区分等论述固然精彩。但更让我敬佩与感动的,还是姚先生那种书生式的、作为民族史研究者的关怀(作者是江南的汉族)。“怎样在统一国家的宪政框架下,让这些历史地属于各民族、各人群的世居家园都获得富有各自独特性的发展。这是中华文明史留给当代中国人的一个无比重大的问题,一个考验他们良知和政治智慧的问题”。05-30
  • 中世与近世之间
    核心讨论民族问题与国家认同,许多文章都很大,虽然过于粗糙,但很有启发性。另外作者的现实关怀很深,经常讨论当下民族政策与民族观念问题。关于新清史的讨论,还是希望某些喜欢断章取义上纲上线的人仔细阅读下姚文,其始终强调元朝与清朝是中国,姚认同的是新清史的学理讨论及思考路径,对于钟焓批判十分有力,至于对传统中国家主义与汉族沙文主义的批判本就是事实。传统中国,与族裔认同相比,政治认同更占主流。作者以文天祥及宋元遗民为例,认为传统社会中看似近现代民族主义的内容只能看做“伴生性原民族主义”,只在是两国相争的特殊环境下产生,族裔意识与忠诚观念相联系始于宋。传统中国存在两种不同的帝国模式,第一为秦汉隋唐宋明的汉族帝国模式,第二种则为内压边疆帝国模式,此两种模式在塑造近代中国版图的国家建构中扮演了同等重要的角色05-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