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之然
    历史招人烦的理由和金钱一致,多数时候祂们足够愚蠢、阴冷、残忍,而我们却绝对离不开祂。一者定义我们的所在源起,一者定义我们的存在秩序。03-15
  • ԾOԾ
    观点过于重复造成阅读体验很像鬼打墙。清对各民族政策是否可以作为目前最好的借鉴范本,论证不十分清晰,而强调了大约10遍的应进行的“政治民主化”,好像凭空出世的理论,想看到深入的调查研究,遗憾的是也未寻得。12-12
  • 金剛怒目
    自然是一以贯之地精彩,既有宏阔的思考,又有细密的辨析。只是文集免不了有一些重复的地方。由于水平有限,有几篇读起来很累。07-05
  • 六平斋旧主人
    可别名「吐哺集」,书评结集。读来似懂非懂。注外文书为什么不出原书名,又没有附参考文献,照现在半通不通的译名,如何复按?页90注2,胡春惠作“胡群晖”、“李达嘉”作“李大嘉”,还是隔行如隔山呀06-07
  • 糖罐子
    宏观部分读起来更顺。后面一些文章让我感到自己没有历史学科背景读起来的不顺。03-08
  • DRYJIAYOU
    基本上的观点是中国的民族问题要采取文化多元的方式,自治区的方式是有效且必要的。民族主义需要区分三种类型,英国、法国与德俄三种,不能够一概而论。民族早已形成,但是民族认同语民族构建是很依赖民族主义的传播。最为精彩的是几篇书评和最后对民族形成、认同的研究,其余部分的观点经常重复出现,有凑字数的嫌疑,可以简化三分之一以上。整本书可以看作是对美国中国学派研究比较温和的回应,没有过多犀利的语言,相关评述也比较中肯。02-05
  • 萧湘
    《北方民族史十论》加近年来的新文章,不是很系统。读拉铁摩尔札记一篇是很好的导读。经过作者这些年对新清史和蒙元史的反复申说,对他的观点很熟悉了,在历史上是强调中国的多重来源,尤其强调元清内亚边疆大帝国对中国形成的重要性。在现实则是主张基于人民主权和文化多元主义塑造中国认同。虽然并不是一回事,但反对内部的民族主义则是共通的。05-16
  • 休·D·天然兽
    历史学家也要说人话,讲逻辑嘛。01-23
  • 尽量不看联欢会
    书评、访谈及部分已刊论文结集出版,导致内容彼此重复太多。对国家观念史述评的一文相对比较完整,可以细看。其余浏览而过。对民族问题不乏尖锐看法。08-26
  • thea
    前后的内容有重复,但姚老师这本书,真是我看过写得最清楚最平和的,关于什么是天下、什么是中国、什么是“自古以来”的一本了。就算是写《心灵史》的书评,也比绝大多数的批评家写得要有见识得多。//20180116我偶像老师新书!星星眼~08-22
  • 曼联哈哈哈
    虽然文章性质不一,但了解了宋元明易代时的“民族主义”(“伴生性民族主义”);两种王朝的建国模式有启发性。09-23
  • 中世与近世之间
    核心讨论民族问题与国家认同,许多文章都很大,虽然过于粗糙,但很有启发性。另外作者的现实关怀很深,经常讨论当下民族政策与民族观念问题。关于新清史的讨论,还是希望某些喜欢断章取义上纲上线的人仔细阅读下姚文,其始终强调元朝与清朝是中国,姚认同的是新清史的学理讨论及思考路径,对于钟焓批判十分有力,至于对传统中国家主义与汉族沙文主义的批判本就是事实。传统中国,与族裔认同相比,政治认同更占主流。作者以文天祥及宋元遗民为例,认为传统社会中看似近现代民族主义的内容只能看做“伴生性原民族主义”,只在是两国相争的特殊环境下产生,族裔意识与忠诚观念相联系始于宋。传统中国存在两种不同的帝国模式,第一为秦汉隋唐宋明的汉族帝国模式,第二种则为内压边疆帝国模式,此两种模式在塑造近代中国版图的国家建构中扮演了同等重要的角色05-29
  • 慢乌鸦先生
    本书是论文集,最初读到的是《上海书评》上的几篇文字,觉得精彩。全书读毕,汉唐、内陆边疆两种国家建构模式的创见,传统的族裔认同、伴生性原民族主义与政治认同的区分等论述固然精彩。但更让我敬佩与感动的,还是姚先生那种书生式的、作为民族史研究者的关怀(作者是江南的汉族)。“怎样在统一国家的宪政框架下,让这些历史地属于各民族、各人群的世居家园都获得富有各自独特性的发展。这是中华文明史留给当代中国人的一个无比重大的问题,一个考验他们良知和政治智慧的问题”。05-30
  • 阿合马
    新文就没几篇,还是车轱辘话反复说,非常没有诚意。02-18
  • Michishirube
    不少文章之前已经读过,重读又有新的体会。有人会觉得许多论述重复,但这样也更能深入地体会姚老师提出的诸多概念之意涵以及彼此间的联系。此外,文章中的现实关怀也让人动容。03-26
  • 豆友1375764
    向历史找寻现实解决之道,无外乎今天的政策太糟糕而历史的智慧很高明。从姚教授的文章中读到向(蒙元-满清)传统寻找智慧的倾向,大概不算误读。但姚教授又绝不是缺乏现代意识的历史学家,相反他赞同格林菲尔德所说的「英国式民族主义」,即主权在民,保障疆域内不同身份的人民都享有基本平等和自由。但如果抛开民族视角来看,这种民族主义与对民主化的追求并无二致。因此,与其说姚教授的主张是基于历史视角的建言与献策,不如说是一个自由多元主义者的无奈与瞻望。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