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康德的这本小书,中译本在世已有十多年了,今天之所以还要再版,我相民主要还不是因为康德是世界级的名人,而是由于书里面所表达的思想,它即使在自然科学方面已成了老生常谈,但在哲学方面却至今有着不可磨来的意义。自从“五四”以来,我们中国人已经受了近一个世纪的“科学”教育,可是直到今天,知识精英们一听到“反理性主义”和对“科学”的指责,就两眼放光。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确实有它的局限性,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有时也会成为迷信。可是,我们确实应该想一想,我们自己对于科学、尤其是“科学精神”究竟懂得多少。至于我本人,坦率地说,对于那些用“过时”和“陈旧”来掩饰自己在科学上的贫血的学问家们,抱有一种近科本能的拒斥和反感,而对奠立了人类理性大厦的深厚基础的那些巨人们,永远怀着深深的敬仰。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kf
    居然能译出“阻抗只有在完全充实的空间那里才能被设想为任意小”这种话来,您能过一下脑子么……这个中文本决不再读第二次11-16
  • 阅微草堂
    这本书告诉我什么叫做康德的先验逻辑学;邓晓芒显然只是一个康德的追求者,不喜欢这个人,奴性的哲学家,但是他的德语显然是不错的东西;今天有点理解了2014.1.2102-04
  • LoveYumi
    距离上次读康德已三年有余。没想到康德会写这么一部以斯宾诺莎式的论证方式的书,大概康德之后再也没人会用这种方式来行文了。康德在动力学中对物质是否可分的分析让我联想到他的二律背反,二律背反的实质功绩不是点出了人在对范畴的超验使用时产生的幻象,愚以为和物质在数学上无限可分,但碍于人的直观能力或现象的显现,物理上并非无限可分一样;二律背反真正揭示的是形而上学与经验,即先验与经验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点才是真正要注意的。另外还是在这个问题上,我对康德的某一步论证有些疑问:康德认为如果一个物体在现象上也是无限可分且人能观察到,那么对无限的东西如何统摄呢?从而反证动力学上之不无限可分。但在化学溶解这问题上,康德又承认溶解是内在的无限运动,这个内在运动或无限运动都不是人可把握的,那么康德怎么不否认溶解呢?11-26
  • 牧羊仔
    挺难懂的。康德用自己在纯粹理性批判所提的用于牛顿力学中,主要是为把科学知识从经验的不确定性提升到有先验的基础,空间对阐释牛顿力学有重要作用。03-01
  • 小奶包
    对于康德,我是百分百给五星的。此书从经验性的角度出发,根据康德体系中知性四大范畴的逻辑顺序,依次将自然科学划分为(康德时代)量·运动学、质·动力学、关系·力学、模态·现象学(一定程度上区别于胡塞尔现象学,但可以说是现象学的先驱理论),将其纳入到知性范畴中。自然科学经过经验观察,将诸内容统筹到不同的概念中,诸概念表象人对自然科学的认识,避免自然科学对原理无逻辑了罗列;也解释了既往的自然哲学在发展中诞生的形而上学(宇宙论、神学,完满性)幻相的原因。前两个属于数学的范畴,是自然科学对单一对象性的认识;后两个属于力学的范畴,是对相互对象的存在,关于对象于主体认识能力、对象与对象之间的认识。都是属于自然科学范围内的。个人觉得,本书理应在康德哲学和科学哲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翻译烂,解读花了不少功夫06-1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