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科尔姆·托宾是具有国际声誉的爱尔兰当代著名作家。他1955年生于爱尔兰东南部一个积极投身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家庭,毕业于都柏林大学,主修历史和英文。
自1990年发表处女作小说《南方》以来,托宾已出版七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一部中篇小说、两个戏剧和多部游记、散文集。《黑水灯塔船》(1999)、《大师》(2004)、《玛利亚的自白》(2012)先后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大师》荣获2006年度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布鲁克林》获2009年度英国科斯塔最佳小说奖。他的最新作品是长篇小说《诺拉·韦伯斯特》(2014)。2011年,英国《观察家报》将其选入“英国最重要的三百位知识分子”,同年,他获得爱尔兰笔会文学奖,以表彰他对爱尔兰文学做出的贡献。2014年,他当选美国艺术与文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托宾的作品主要描写爱尔兰社会、移居他乡者的生活、个人身份与性取向的探索与坚持等。他文笔优雅恬淡,内敛含蓄,被誉为“英语文学中的语言大师”。
托宾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得克萨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创意写作。目前,他担任哥伦比亚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系教授,在纽约和都柏林两地居住。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在爱尔兰东南部小镇恩尼斯科西,家庭妇女诺拉•韦伯斯特中年丧夫,要独自抚养四个孩子,手头拮据。

诺拉沉浸在失去挚爱的悲痛中,她期待能出现任何机会摆脱困境和烦恼,又害怕自己要回到结婚前的那种单调、压抑的工作生活中。另一方面,小镇居民的生活距离很近,似乎人人都知道彼此的秘密。敏感的诺拉变得自我、固执,有时会失去耐心,她要捍卫自己的家庭隐私,却也忽略了两个年幼的儿子失去父亲后的伤心和变化。

渐渐地,凭借歌唱天赋和友谊的力量,诺拉看见了新生活的一线希望。

托宾历时十年完成的这部最新小说,塑造了诺拉•韦伯斯特这个当代文学中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

——————————————————

历时十年,爱尔兰文学大师托宾创作时间最长的长篇小说

托宾以母亲为原型,塑造了当代文学中最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之一

入选奥巴马圣诞购书书目引起轰动

2015年英国霍桑顿文学奖获奖作品

荣膺《每日电讯报》、《星期天泰晤士报》、《旁观者》杂志、《金融时报》、《观察者报》年度选书

——————————————————

主人公与读者的情感距离如此之远,使得诺拉•韦伯斯特有时几乎像是幽灵。但正是托宾极度的节制,把原本可能是常见的悲痛与生存的故事,提升到心灵探索的高度。其结果便是这部闪闪发光的、简约的小说,在书中的某些瞬间,日常生活近乎神秘。

——珍妮弗•伊根,《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这部小说理当像诺拉倾听贝多芬音乐一样细读。它让你陷入沉思……我们与韦伯斯特一家的关联使我们想象他们在那里,生活着,渴望着,炉上的火劈啪作响。

——《卫报》

托宾精确的散文和对情感细微之处的关注,都在这《诺拉·韦伯斯特》中得以最佳呈现。

——《旁观者》


科尔姆·托宾是具有国际声誉的爱尔兰当代著名作家。他1955年生于爱尔兰东南部一个积极投身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家庭,毕业于都柏林大学,主修历史和英文。

自1990年发表处女作小说《南方》以来,托宾已出版七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一部中篇小说、两个戏剧和多部游记、散文集。《黑水灯塔船》(1999)、《大师》(2004)、《玛利亚的自白》(2012)先后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大师》荣获2006年度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布鲁克林》获2009年度英国科斯塔最佳小说奖。他的最新作品是长篇小说《诺拉·韦伯斯特》(2014)。2011年,英国《观察家报》将其选入“英国最重要的三百位知识分子”,同年,他获得爱尔兰笔会文学奖,以表彰他对爱尔兰文学做出的贡献。2014年,他当选美国艺术与文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托宾的作品主要描写爱尔兰社会、移居他乡者的...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邓安庆
    其实不长,但看得很慢。失去爱人后,诺拉开始了“寡妇”生活,从开始的“失衡”状态到后面越来越强大的自我确认,过程细腻微妙。这个人物的敏感和棱角,托宾处理得节制到位。“恩尼斯科西”这个小镇已经成为托宾的文学地标了。12-29
  • 别的熊
    非常好。写诺拉在丧偶后重建自己的生活。其实在痛失所爱后,旁人有时不会注意到,并非他们的生活中缺失了什么,而是这种“缺失”填满了他们的生活。所以诺拉要去做一些莫里斯没有和她一起做过的事;儿子要去读一所父亲未曾执教过的学校。忍不住和巴恩斯Levels of life做对比(都是丧偶,都找到了音乐):巴恩斯其实是直接把grief和bereavement剖析得很清楚给你看,所以很痛;托宾则是把这之后的日常写到极致,反而舒缓有光。一想到他这书写了十几年,每年写一点儿,就更羡慕托宾的写作状态。他引人入境的本事也厉害,不像有的作品读了十几页还在一堆人名里打转,托宾的书在两三页里就能把读者拉入整个情境里。整本读下来都非常舒服。01-24
  • 昏金暗玉
    托宾擅写shadow下的人和生活,高明得你无法判断他是否有意为之地制造距离与神秘感。闲闲一笔带回过去的日子,婚前和女友们的恩怨,婚后夏夜的啤酒和谈笑,幽灵是存在的,但他秘而不宣。Joan Didion的丧恸他读过,但他从不横剖Nora的丧恸,他写的是流逝的时间,与周围人的亲疏远近。没有人体解的决定就不解释了,我们眼看她一点点活得更自在,也希望让两个儿子更自在,一点点重掌生活的自主权,但不是强势的。偶尔一点惊心动魄,是在雾气迷蒙的海滩上对幽灵的渴盼,在音乐课上点一句这是亡夫未曾涉足的地方,是在大女儿带男友回来时不期然的打扮,被洞穿的心事。依旧不解释。就是这不解释让人心甘情愿地跟随,心甘情愿在回忆与旧地间与命运共处,误以为我们也走出了阴霾,误以为我们也走出了伤痛。05-23
  • 阿巴厮
    一年多前在现场听托宾讲他的创作理念,诺拉这个角色如何慢慢形成,如何讲述一个小镇的琐事,如何把握人物细微的心理。现在才来看这本书,竟然当时的讲述,大部分都记得。托宾的敏感完全倾注在角色上,诺拉的心理活动多到有点希望给点想象力,而不是都直接摆出来。但是又显得克制,并没有大悲大喜,看着坚强的诺拉在人世中继续想有尊严地活下去,温柔而平静。01-08
  • 不悔
    很奇怪,对丧夫之痛写得隐忍克制。倒是关于母亲死之后的那几个段落来得更让人动容。05-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