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教授(Julia Kristeva,1941—),原籍保加利亚,法国著名符号学理论家、精神分析学师和小说家。现为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文学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常任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符号学:符义分析研究》(1969)、《诗歌语言的革命》(1974)、《爱情传奇》(1983年)、《感性的时间:普鲁斯特和文学体验》(1994)、《反抗的未来》(1998),天才女性系列如《汉娜·阿伦特传》(1999)、《独自一个女人》(2006)以及《德瑞莎,我的爱人》等,论述多达二十余种,曾经提炼出互文性、诗性语言等重要术语。她多次获得人文社科类的重要奖项,如1997年获法国最高荣誉“荣誉勋位骑士勋章”,2004年获得“霍尔堡人道奖”和“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奖”。2008年还发起了“西蒙·德·波伏瓦女性自由奖”并担任评委会主席。

内容简介

1974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该年5月,作为法国左翼知识分子论坛《原样》(Tel Quel)的一员,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和罗兰·巴特(RolandBmlhes)、菲利普·索列尔(PhilippeSollers)以及《原样》杂志主编马尔塞林·普雷奈(Marcelin Pleynet)等人对中国作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参观访问。这次访问,产生了大批的相关著述。克里斯蒂娃应法国妇女出版社之约,当年就发表了这本纪实游记。

在《中国妇女》中,克里斯蒂娃对两千年来笼罩在中西方文明之间的神秘面纱作了某种原创性地揭晓。她凭借在哲学、人类学、精神分析学和符号学等人文学科理论上的广博知识,抓住母性和性别差异的主题,以中国家庭为横坐标,以中国历史为纵坐标,从政治、宗教和文学等各个方面作出以点带面的全景式分析。全书理论性强,由于众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使得《中国妇女》较为艰涩难懂,《中国妇女》的论述立场也曾受到佳亚特里·斯皮瓦克等女性主义作家的质疑,在有关殖民主义理论、身份和统一性等等问题的讨论史上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客观翔实的记录部分,对于促进中国妇女运动和女性文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教授(Julia Kristeva,1941—),原籍保加利亚,法国著名符号学理论家、精神分析学师和小说家。现为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文学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常任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符号学:符义分析研究》(1969)、《诗歌语言的革命》(1974)、《爱情传奇》(1983年)、《感性的时间:普鲁斯特和文学体验》(1994)、《反抗的未来》(1998),天才女性系列如《汉娜·阿伦特传》(1999)、《独自一个女人》(2006)以及《德瑞莎,我的爱人》等,论述多达二十余种,曾经提炼出互文性、诗性语言等重要术语。她多次获得人文社科类的重要奖项,如1997年获法国最高荣誉“荣誉勋位骑士勋章”,2004年获得“霍尔堡人道奖”和“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奖”。2008年还发起了“西蒙·德·波伏瓦女性自由奖”并担任评委会主席。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黛轩主人任博士
    采风之作,被郑明和等人批得很厉害的一篇下田游记,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赶脚,但是民族志的味道还是很浓。面对批评,克里斯蒂娃说:我对自己着手汉学研究的能力产生了困惑和怀疑。”但是我觉得她这里说的很多话是很对的。02-17
  • 岩屑
    作者聪明,目光敏锐,火花挺多,就是太凌乱,几乎没条理。翻译简直是在挑战人的宽容度之最底线——坦白说我真没见过这么槽糕的翻译,直接扭曲原意,下句不接上句,用我们北方话说,“驴唇不对马嘴”。12-27
  • nanaxxm
    几年前第一次读的时候,被冗长的译文吓到了。第二次细细对照法文版读来,深觉译者花了大功夫!佩服!作者在创作这本著作时必定做了很多功课,咨询了不少中国专家,大线条上一气呵成,可惜有些细节还不够好,某些信息一看就是一些为”扬我国威“的”专家“的夸大其词。03-18
  • 非常一般,不像克娃老师写出来的,不仅是数据粗糙的问题,还有西方本位因素作祟,她是怎么做出这样轻易的揣测又当作论据的,那就不得而知了。对此,斯皮瓦克老师说:西方女性主义走出教室后,对于第三世界女性没有什么用处,或者有害无益。04-05
  • Mafalda Chen
    一本非常优雅的小书。上半部分反思西方资产积极一神教的父权制,下半部分是1974年访问中国的象征性游记,有采访,也有神游。很多观察当然有牵强附会,隔靴搔痒的地方,但也有颇多神来之笔。比如说害羞的中国女排与开朗的伊朗女排对决,作者称之为笛卡尔主义者与酒神女祭司的对抗!另外,有人批评本书翻译,我怎么觉得这本书翻译得特别好啊?11-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