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池田知久序

王中江序

序言 回到思想史——先秦名学研究的新思路

一 先秦秦汉之际“名”是一个流行的话题

二 为何以“名”的政治思想为研究对象

三 名家与名学研究走向偏差的历史原因

四 “名”的政治思想研究之范围和方法

五 《中国古代“名”的政治思想研究》各章内容

上编 与“名”相关的各种政治问题

第一章 关于“名”的政治禁忌

一 “名”与人之间的禁忌

二 “名”与物之间的禁忌

第二章 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的“形名”论、“正名”论、“名实”论

一 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的“形名”论

二 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的“正名”论

三 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的“名实”论

第三章 两种名家

第四章 “名”与“法”的接点

一 战国秦汉时期“名”“法”对举的普遍现象

二 “名”“法”对举形成的原因——从思想史的角度

下编 个案的分析与研究

第一章 孔子“正名”新考

一 至今为止关于孔子“正名”的各种解释

二 《论语》中所见的“名”和历史上关于孔子“正名”的引用

三孔子“正名”是“名分”论和“名实”论吗

第二章 《荀子》“正名”新论

一 不能简单照搬西方学术概念研究《正名》篇

二 为何要寻求“正名”寻求怎样的“正名”谁能获得“正名”

三 怎样才能获得“正名”

第三章 《管子》四篇和《韩非子》四篇所见“名”思想研究

一 为何以《管子》四篇与《韩非子》四篇为研究对象

二 黄老道家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三 《管子》所见君主与“名”的关系

四 《韩非子》所见君主与“名”的关系

第四章 《黄帝四经》所见“名”思想之研究

一 《黄帝四经》所见“名”的分类

二 《黄帝四经》中的“审名”活动

三 “执道者”与“名”的关系

四 “名”与“法”的关系

第五章 《吕氏春秋》所见“名”的政治思想研究

一 《吕氏春秋》的实用主义思想倾向

二 前人对《吕氏春秋》所见“名”思想的研究

三 《吕氏春秋》“名”思想研究的前提:区别两种“名家”和两种

“名”思想

四 对《吕氏春秋正名》之分析

五 对《吕氏春秋审分》之分析

第六章 《尹文子》所见“名”思想研究

一 《尹文子》的真伪问题

二 《尹文子》的思想属性与成书时代

三 《尹文子》“名”思想之集大成性

结语

附论一 《语丛》一、三两篇所见“名”的研究

附论二 马王堆帛书“物则有形”图圆圈内文字新解

附论三 《老子》首章与“名”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以北大汉简

《老子》的问世为契机

附论四 先秦道家的“无名”与“有名”

附论五 回到诸子:无法之法

主要参考文献一览

中文部分(按拼音顺序)

日文部分(按五十音图顺序)

已发表与《中国古代“名”的政治思想研究》相关论文一览(按发表的时间顺序)

后记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爛貓
    很多观点我是不同意的。比如把“形名”与“阴阳术数”绑定,“阴阳术数”也分很多流派的,简单地把术数的东西当做一个传统,这就失之粗疏了。05-29
  • Willionvii
    真的是忍不住了,作者的西学功底相当差且反思意识极弱。逻辑是西方建构,那你所使用的政治不也是西方建构吗?作者以为自己看到了后殖民的问题却完全低估了后殖民语境对语汇的限制。征引西学的时候也真是毫无批判意识,p. 122征引的西方是semantics,我国是pragmatics真的是毫无道理,两种划分的基础都是索绪尔革命后词与物分离的structural linguistics,符号作为一种在系统中去其他符号差异的存在,请问在先秦时代就可以默认汉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词与物分离吗?多看些福柯与德里达,少乱写。10-05
  • 黑猫警长
    2021.1主要读了关于《荀子》正名的一章,感觉作者确实受王中江老师的影响很大,相同的写作风格:“僵硬”。(感觉作者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说得并不是特别清楚?(溜了溜了)2022.9又读了其他部分,真得是不喜欢,太僵硬了01-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