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曼特娜(Karuna Mantena),哈佛大学政治理论专业博士,耶鲁大学政治科学系副教授。长期致力于近代政治思想、近代社会理论、帝国理论和历史、南亚政治和历史方面的研究,近期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于政治现实主义和圣雄甘地的政治思想,代表作有《帝国的辩解:梅因与自由帝国主义的终结》。
译者简介
何俊毅,甘肃省兰州人,法学博士,现任教于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近年来致力于西方法理学、立法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读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亨利•梅因爵士是19世纪英国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最为人熟知的,无疑是《古代法》中的这一宏伟表述: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然而,梅因在任职于英属印度殖民地官员时,却对印度那原始的“身份社会”进行饱含同情的辩护,批评对印度进行过快的“现代化”开发,反对给印度制定成文法典。那么,梅因的理论与政治实践是否存在分裂?这种悖论性的现象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原因?
在《帝国的辩解》中,曼特娜集中讨论了梅因的政法理论、政治实践与19世纪帝国主义话语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把梅因的思想放置在自由主义思潮和英帝国殖民的“印度经验”语境中,作者精彩地展示了梅因对“传统—现代”、“普世性—本土性”的思考,是如何推动现代人类学、社会学的发展,以及如何影响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转型——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今日世界的国际政治格局而言,丝毫没有过时。
作者简介
曼特娜(Karuna Mantena),哈佛大学政治理论专业博士,耶鲁大学政治科学系副教授。长期致力于近代政治思想、近代社会理论、帝国理论和历史、南亚政治和历史方面的研究,近期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于政治现实主义和圣雄甘地的政治思想,代表作有《帝国的辩解:梅因与自由帝国主义的终结》。
译者简介
何俊毅,甘肃省兰州人,法学博士,现任教于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近年来致力于西方法理学、立法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读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