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著者 | 戈登・奥尔波特(1897—1967),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最早专注于人格研究的心理学家之一,被誉为人格心理学之父。其著作包括《谣言心理学》《个人与其宗教》《偏见的本质》《人格的模式与成长》等。193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颁发的心理学杰出科学贡献金奖。

内容简介

舒适圈、鄙视链、地图炮、替罪羊……打破偏见从了解偏见开始;《社会性动物》阿伦森推荐的“偏见百科全书”;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写就;偏见是“大脑偷懒”的常态,也是社会习俗对个人价值的侵害,消除偏见不仅要改变个人的行为态度,也要改变导致不平等的社会机构和制度;偏见研究领域的奠基性著作;社会心理学入门必读。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陆钓雪de飘飘
    有些人有时会采取侵略性的方式应对挫败感,他们持有外罚型的态度,并将导致挫败感的责任归咎于外在条件;而有些人忽略导致挫败感的真正原因,并将其错置到其他的对象之上,尤其是能够被当作替罪羊的外部群体。这一过程是普遍的,但并非会发生在所有人身上。一个人是否会采取这种应对挫败感的方式,取决于自身的内在气质,在应对挫败感中所建立的习惯,以及当下(比如今天和每天的豆瓣)所普遍流行应对方式。人们可以反对某种邪恶的品质——然而只有当他们认为这些品质都在别人而非自己身上的时候,才能心安理得地这样做。直接投射是通过将情绪、动机、行为归因于另一个人(或群体)以化解自身冲突的手段,而这些元素本属于自身,而非归咎对象。道德主义只是形式上的循规蹈矩;而无法改善内在冲突。道德主义生活中充满紧张、强迫性和投射,不是真正的道德11-07
  • 嗜睡症患者
    开创性的社会心理学名著,太多有用的研究命题。11-07
  • 简不易
    首先要注意这本书出版于1954年,当时能有如此全面而系统的著作确实经典,但从知识更新来说,最近几十年的社会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已经取得很大发展,而当时奥尔波特难免还在用精神分析。前半部分相对精彩,他对内/外群体、分类思维(刻板印象)的分析是亮点,这也是“内隐偏见”的进化根源。11-21
  • 虾米
    从人格结构和社会结构两条路径来探讨偏见的本质,涵盖了历史、社会文化、情境、人格动力、现象学,以及群体差异的分析。因而这本书的中心论点很清楚:偏见的起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它的解决办法也是多管齐下的。作者有一个观点很重要,即偏见并非人的本能,但偏见确实与人的认知方式有很大关系,删繁就简、分类标签方便我们迅速建立起经验框架,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生活。但恶魔就是从这里来的,进而由日常影响至我们对他人、种族、国家和世界的看法。相较个体治疗,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更偏重后天的培训与社会性政策,但仍强调自我洞察和反思的重要性。作者治学风格严谨、细致,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承认理论永远不可能就位完善,因而主张在反偏见的行动上不妨四面开花,“改变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因为每种体系都能够通过对其部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11-25
  • 宝木笑
    这是一本特别适合放在床头经常翻翻的书,很多年前,导师推荐过奥尔波特,但说实话当时我是没有条件找到真正的中译本的。而且当时一度觉得奥尔波特“偏见”这个研究对象选择的似乎有点儿“小”,人类的认知领域何其广大,为何要选这样一个狭窄的入口?很多年过去了,毕业、工作、家庭,行色匆匆,有幸读奥尔波特,恍然觉得这是一个在更宏大宇宙层面俯视人类族群的人。“偏见”这个入口其实并不狭窄,一个拒斥外群的人,也同样倾向于拒斥其他外群,如果一个人是反犹太人的,那么他很可能也反天主教,反黑人……不管是科学还是宗教,人类终极的哲思是相近的,偏见不是个别现象,它类似佛家所说的“差别心”。消除偏见,坚守常识,这才是人类最终的救赎之道,简单到让我们甚至觉得是以偏概全,然而做起来却困难到让人觉得毫无可能。12-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