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書與《科技渴望社會》為台灣第一套 STS讀本。 台灣 STS 研究者群策群力, 透過 精選、譯介西方 STS 文獻的菁華,引領台灣讀者進入 科技與社會這個活力十足的新興研究領域。 每篇選文都附有台灣 STS 學者所撰寫的導讀,提綱挈領,同時也點出在台灣閱讀這些 STS 經典譯文的意義。

STS經典譯叢作者群

Londa Schiebinger,Michel Foucault,Ruth Schwartz Cowan,David Edgerton, Sandra Harding,Emily Martin , Steven Epstein,Thomas P. Hughes, Bruno Latour, Langdon Winner ,N. J. Jewson ,David Arnold,Karin Garrety

台灣科技與社會網絡計畫群

吳嘉苓、成令方、傅大為、雷祥麟、吳泉源、陳恆安、李尚仁、王秀雲、蔡麗玲、林崇熙、劉士永、林宜平、林宗德、楊佳羚、周任芸、傅憲豪、方俊育、曾凡慈、蔣竹山、余曉嵐、周雅淳、顧彩璇、程雅欣為什麼哺乳動物最多只有其中一半有能力哺乳,卻要命名為 「哺乳類」,起碼也可以叫「吸奶類」啊?家用科技越來越普遍,家庭主婦居然越來越像忙不完的老媽子,科技難道不一定減輕家務勞動的負擔?精子穿透卵子,是很客觀的科學描述吧,怎會有研究把這種科學描述說成是租書店那種一本十元的羅曼史?這些女性主義 STS 研究,揭露了性別如何作為科技社會的組織原則,探索了科技如何成為性別關係的生成來源, 翻轉我們對於世界的理解。 科技與性別怎麼相互形塑,渴望性別的科技社會為什麼會更友善與民主,本書提供了一些線索。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小当家
    特别好,16年前的书现在来看一点都不过时,更重要的是对科技中性别结构的反思,对科技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反思。可以说拓宽了很多对科技原有的认识。“科技太重要,再怎么样都不能只留给科学家去处理”。11-12
  • Leo2375
    还是加一星的翻译,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给科学家,也不能只涉及部分人。06-26
  • Qing
    福柯那篇没太看明白==家务那篇之前从另本书看到过一篇类似的观点,不过不是一个人。。这书出版也10年了很多观点也不是新鲜了。不过关键是论述的过程还是很有启发。03-14
  • 小彩虹
    终于读到 好好看.. 10-14
  • 诗凛
    看到附录才发现台湾的STS研究都这么好了,,,很受益,第一篇给我反母乳喂养的想法加了不少论据05-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