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于玲娜
浙江大学心理学硕士,毕业于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高级组。
心理咨询师、督导师,日本东京映心堂心理创始人。
业余从事小剧场表演多年。具有10多年心理咨询从业经历,超7000小时咨询经验。在抑郁、强迫、焦虑、恐惧、疑病以及躯体化问题、轻度人格问题、女性成长、创伤陪伴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心理写作者,长期撰写心理学科普文章,并开设知识付费课程“如何与人格障碍型家人相处”,广受欢迎。
著有《我抑郁了吗:抑郁者自救指南》,译有《母爱的羁绊》《为何母爱会伤人》《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等。

内容简介

正视问题,是修复的开始。
有的妈妈不重视孩子的需求,控制欲强,一直在干涉孩子的生活;
有的妈妈与孩子的角色反转,要求孩子去预测和满足母亲的需求;
有的妈妈甚至用愧疚控制孩子,“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纠缠的亲子关系,如何解脱?
不健康的母女关系会给女性的人格形成、亲密关系和人生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有的人就算常年遭受心理折磨,也不愿意指责母亲。殊不知,子女对母亲最好的报答就是获得幸福。我们可以学会自我同情,自我认同,真正开始自爱,坦然做真实的自己;满怀感激地与母亲保持界限,不再期待母亲的改变,更无须与母亲决裂。
作者在书中剖析了15种不健康母女关系的根源、表现和影响,并结合自身多年咨询经验,给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书中大量贴近中国母女日常生活的讨论是母女关系心理学的本土化尝试。希望通过阅读《挣脱母爱的束缚》,你可以释放对母亲的各种负面情绪,真正从积压已久的关系痼疾中走出来。

于玲娜,浙江大学心理学硕士,毕业于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高级组。
心理咨询师、督导师,日本东京映心堂心理创始人。
业余从事小剧场表演多年。具有10多年心理咨询从业经历,超7000小时咨询经验。在抑郁、强迫、焦虑、恐惧、疑病以及躯体化问题、轻度人格问题、女性成长、创伤陪伴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心理写作者,长期撰写心理学科普文章,并开设知识付费课程“如何与人格障碍型家人相处”,广受欢迎。
著有《我抑郁了吗:抑郁者自救指南》,译有《母爱的羁绊》《为何母爱会伤人》《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今天小熊不吃糖
    “既不放弃,也无执念”——推荐给所有受母女关系所困的姑娘,和解不是为了原谅,而是为了不再负重前行。05-23
  • 诚信胖绵
    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是告诉我,其实未必要依靠谁,自己也可以教育自己。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提供丰盈且充沛的爱意05-30
  • Anathema
    既然母女关系如此值得讨论,我很期待在这个话题里看到一本书能在列举种种表象后对其加以概括并指出背后原因,但这本同样没有给出成体系的理论……或许我该继续读依恋理论。12-29
  • 夕夕
    读完的评价:比较一般吧,虽然作者也提到了刻板印象之类的,但是对于一些观点,比如男性女性母亲女儿原本是什么样子的,已经先入为主,并且潜意识里已经被刻板印象影响了。讲道理没有《厌女》分析的深刻,讲理论又不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趣生动成体系,全篇论述有几点能说到点上,但是总体看下来很宏观。准备再去好好把厌女这本书读一遍了。————————在读时的评价:刚开始看,怎么感觉这个书开始有很多性别意识都不够,比如玩具这块,更多也是后天规训的结果吧?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文化,大众娱乐,商业化广告等的灌输结果。01-30
  • 范文婧
    只读了10%,没有性别意识的人写母女关系/性别差异真的很糟糕。作者没有意识到,在写“理想母女关系”之前,还有太多基础问题需要获得共识,而没有女性主义视角的咨询师,最终只会让女性来访者符合这个社会的期待而已。02-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