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赵益,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教授。代表作:《古典术数文献论稿》《六朝南方神仙道教研究》《古典研究方法导论》《六朝隋唐道教文献研究》等。

内容简介

有鉴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学界关于文献、图书的社会、文化研究的逐渐兴盛和以“书籍史”视角对中国古代文献图书史研究成为海外汉学的热点,《中国古代文献:历史、社会与文化》通过梳理、解释本土学术中自成系统的文献、图书研究的“内在理路”及其强大惯性,在引入外来新方法、新视角所发生的观念上的歧异和实践中的困惑,从而从文化史的视角,对中国古代文献做概括式的总论;以专题研究为线索,提出问题,并加以分析、给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献的涵义及形态;古文献的载体;古文献的生产和与文明发展的关系;中国古代文献的的保存与流播;中国古代文献的的阐释传统;古典文献学的文化史内涵。


赵益,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教授。代表作:《古典术数文献论稿》《六朝南方神仙道教研究》《古典研究方法导论》《六朝隋唐道教文献研究》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白牛芜狐
    文献学作为实用学科,固然不会受到“缺乏宏观理论”的指摘,今有南大文献文化史导夫前路,又何其有幸。本书作为系列开篇,对中国文献学的特质申发极宏深,使西方书籍史理论变得简明易懂,对中西文化现象和重要理论的关照和征引亦极丰富,可列为必读书目。几个负面看法:①长视而略显远视,对本土学者关注不够或倍加苛责,时常暴言某领域某方向没有成果或成果没有价值,书籍史版本学力推钱存训,黄永年、宿白等重要学人似乎全不存在。②疑罪从有与对比不严,拿中国册卷种对标全欧洲出版数,拿中国现存古籍对标全欧洲历史累计出版物;论述中国书籍商品化比西方落后,否定《后汉书》“洛阳书肆”拿不出理由,不提《北史》“请卖华林遍略”。③第五章严重降评,洋学者从夏含夷夸到白川静,字词关系都没整明白却要批判裘锡圭,最后甚至忘记自己到底想论证啥。11-11
  • 浮草
    中间部分版本学的流递与社会背景最佳,视野极出色。09-30
  • 煙雲過眼
    四星嫌多,参考文献中的西方部分大致都读过。“海外研究将‘书’局限于印本”此话武断,夏蒂埃上世纪的论文就提及抄本问题;精英-大众的二分法西方学者已经诟病很多,彼得·伯克有探讨;强调“中国文明表现出一种非凡的连续性”这种话本身不就是一种建构吗?论史西方必追希罗多德,中国必谈马班就是这种表现,断裂才是常态吧;作者强调的“整体性分析”的重要性确如其所言,凸显出文献学传统范式的陈旧,但在历史学的一些方向中若缺乏整体研究可能文章都发不出去吧,可见这并不是什么新奇方法。参考文献有些没必要标转引,原文应不难找,何况转引的还是导论性论著。11-18
  • 沫沫糊
    用了一个星期,断断续续读过。绪论写的比较好,前三章也有有见地的地方,尽管很多细节尚待商榷。第四章几乎像是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一些共识。第五章比较精彩,但立论亦须商榷。作者想从新的角度总体上论述文献文化史,前三章确实是关注了中国文献的整体性问题,但是第四章着眼于明代,第五章又跳到了先秦,且与全书的关联似乎并不是很大。但不得不说,作者阅读文献范围之广、视野之开阔是很值得佩服的。11-20
  • 黄金的马场
    中国古代文献,一言以蔽之,精英文献也。11-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