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书
阅读
传说是天帝藏书的地方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中国古代文献:历史、社会与文化
举报
书名
中国古代文献:历史、社会与文化
作者
赵益
格式
EPUB,AZW3,MOBI
评分
8.8
ISBN书号
9787305238406
出版年
2022-2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288
定价
70.00元
装帧
精装
标签
教育
科学
文化
体育
豆瓣评论
清暉
補書籍史概念的課,驚喜地看到,文中提及了西方的時間線索。對報刊文獻的論斷,我蒙對了一回。
11-07
星河光碎
黃鐘大呂,當頭一喝。
10-31
殷顽民
在中西方文献学比较的视域下,吸收西方书籍文化史的成果,检讨传统文献学和海外中国书籍史研究的成果与不足,破除长期统治学界的因袭的迷思与误解,重申前人被埋没的卓见,廓清中国古代文献的特征与内涵,从文献内在的文化特质与规律出发,揭示文献在书写、形制、传承、存佚等关键问题上到底是哪些力量在发挥根本性的作用。最后两章专论出版与文字,分别探讨明代商业出版在社会效应上的局限,以及汉字书写如何形塑文化共同体,看似两个距离遥远的问题,实质上都在回答传统精英文化如何通过文献能够长期延续,压制地域和民间文化的种种张力,直至19世纪下半叶。观点拨乱反正,立论高屋建瓴,此书对于文献学领域,可谓久旱逢甘霖
10-29
使我高霞孤映
最末论语言部分精当。
10-07
顾左右
阅读中伴随着迷雾消散显真身的快感。思路很一贯,每章都回到问题本源,重新以审慎客观的态度考察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研究前提,以极具说服力的论证,得出来的观点又惊艳又在情理之中。第一章在比较中寻找根本上的文献特性,第二章回到书籍物质形式和内容生产的角度,最为有趣。第三章从文献的更新淘汰来看存亡,第四章重新梳理印刷术和知识与教育、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思辨精彩。第五章回到语言文字之处来分析书面语的问题,相比之下稍有薄弱。如果说有什么不能被完全说服的,那就是第三章太过强调存亡的规律性因素和优胜劣汰的择选过程。作者写到这里也很动情,“传统不仅难以动摇,而且会将一切异端之说吞噬殆尽且不留痕迹。”
09-28
黄金的马场
中国古代文献,一言以蔽之,精英文献也。
11-29
沫沫糊
用了一个星期,断断续续读过。绪论写的比较好,前三章也有有见地的地方,尽管很多细节尚待商榷。第四章几乎像是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一些共识。第五章比较精彩,但立论亦须商榷。作者想从新的角度总体上论述文献文化史,前三章确实是关注了中国文献的整体性问题,但是第四章着眼于明代,第五章又跳到了先秦,且与全书的关联似乎并不是很大。但不得不说,作者阅读文献范围之广、视野之开阔是很值得佩服的。
11-20
煙雲過眼
四星嫌多,参考文献中的西方部分大致都读过。“海外研究将‘书’局限于印本”此话武断,夏蒂埃上世纪的论文就提及抄本问题;精英-大众的二分法西方学者已经诟病很多,彼得·伯克有探讨;强调“中国文明表现出一种非凡的连续性”这种话本身不就是一种建构吗?论史西方必追希罗多德,中国必谈马班就是这种表现,断裂才是常态吧;作者强调的“整体性分析”的重要性确如其所言,凸显出文献学传统范式的陈旧,但在历史学的一些方向中若缺乏整体研究可能文章都发不出去吧,可见这并不是什么新奇方法。参考文献有些没必要标转引,原文应不难找,何况转引的还是导论性论著。
11-18
浮草
中间部分版本学的流递与社会背景最佳,视野极出色。
09-30
白牛芜狐
文献学作为实用学科,固然不会受到“缺乏宏观理论”的指摘,今有南大文献文化史导夫前路,又何其有幸。本书作为系列开篇,对中国文献学的特质申发极宏深,使西方书籍史理论变得简明易懂,对中西文化现象和重要理论的关照和征引亦极丰富,可列为必读书目。几个负面看法:①长视而略显远视,对本土学者关注不够或倍加苛责,时常暴言某领域某方向没有成果或成果没有价值,书籍史版本学力推钱存训,黄永年、宿白等重要学人似乎全不存在。②疑罪从有与对比不严,拿中国册卷种对标全欧洲出版数,拿中国现存古籍对标全欧洲历史累计出版物;论述中国书籍商品化比西方落后,否定《后汉书》“洛阳书肆”拿不出理由,不提《北史》“请卖华林遍略”。③第五章严重降评,洋学者从夏含夷夸到白川静,字词关系都没整明白却要批判裘锡圭,最后甚至忘记自己到底想论证啥。
11-11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