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尚卡尔·韦丹塔姆(Shankar Vedantam) 畅销书作家,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王牌播客《隐藏的大脑》(Hidden Brain)主持人。他的报道主要聚焦于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见解如何改变我们对生活中普通事件以及新闻事件的思考。他是哈佛大学2010年的尼曼学者,曾在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兼职讲师, 还曾在伍德罗·威尔逊国际中心担任高级学者。 比尔·梅斯勒(Bill Mesler) 科普作家,记者,长期供稿于《科学美国人》等科普报刊。除本书外,还著有《生命的诞生:我们究竟来自哪里》。

内容简介

★《自然》《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力荐

★ NPR王牌播客Hidden Brain 主持人Shankar Vedantam科普佳作

★ 一段发人深省之旅,探索自我欺骗究竟在人类的命运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简介】

自我欺骗会对我们、我们的社群、我们的地球造成难以计数的伤害。但既然如此,为何自我欺骗现象又普遍存在?尚卡尔·韦丹塔姆和比尔·梅斯勒在《妄想的悖论》中指出,虽然看起来矛盾,但自我欺骗有时也在我们追求成功和幸福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妄想的悖论》独具匠心,强调人性中妄想或自我欺骗的独特意义,生动叙述了为什么我们告诉自己的谎言支撑着我们与朋友、恋人和同事的日常互动,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活得更久,为什么有些情侣恩爱有加,而另一些则不然,为什么有些民族或国家团结一致,而另一些则四分五裂。

《妄想的悖论》采用科学和轶事相结合的方式,并汲取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哲学的新见解,带领读者踏上一段奇妙之旅,去探寻成为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

【推荐】

一本力作……韦丹塔姆解释了普遍存在的欺骗现象,尤其是自我欺骗现象,一如既往地展现了他在播客中平实质朴又不失权威性的语言风格。——凯蒂·哈夫纳(Katie Hafner),《华盛顿邮报》

韦丹塔姆和梅斯勒将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严谨的科学数据相结合,恰如其分地论证了他们的观点。韦丹塔姆具有的同情心和对人性的深度理解在广受欢迎的《隐藏的大脑》播客中便是一大亮点,这一亮点在《妄想的悖论》中同样展现了出来。——塔利·沙罗特(Tali Sharot),《纽约时报书评》

一本生动易懂的书……书中最重要的观点或许能教会你如何对付糟糕的负面妄想。——马修·赫特森(Matthew Hutson),《华尔街日报》

呈现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研究,科学翔实,引发人们对自我欺骗的新思考。——安德鲁·罗宾逊(Andrew Robinson),《自然》

《妄想的悖论》带我们踏上了一趟引人入胜的、启迪智慧的人类大脑探索之旅。——卡伦·凯尼格(Karen R. Koenig),《纽约图书杂志》

这部优秀的非虚构叙事作品会让各类读者沉迷其中,对于喜欢探讨时事的读者来说是不会出错的选择。——《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尚卡尔·韦丹塔姆(Shankar Vedantam)

畅销书作家,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王牌播客《隐藏的大脑》(Hidden Brain)主持人。他的报道主要聚焦于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见解如何改变我们对生活中普通事件以及新闻事件的思考。他是哈佛大学2010年的尼曼学者,曾在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兼职讲师, 还曾在伍德罗·威尔逊国际中心担任高级学者。

比尔·梅斯勒(Bill Mesler)

科普作家,记者,长期供稿于《科学美国人》等科普报刊。除《妄想的悖论》外,还著有《生命的诞生:我们究竟来自哪里》。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bookbug
    这是一本试图从理性角度揭示自我欺骗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并着重分析为何人们需要与自我欺骗和平共处的普及读物。仅从现象上看,自我欺骗不难理解,小到自我意识中强加的各种心理暗示,大到“想象的共同体”这样的国家和民族认同,甚至安慰性效应在医疗上的惊人“疗效”,以及在我看来迄今为止生活中最普遍最便捷也最成功的自我欺骗:美颜或照骗。究其根本,其实是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大量好处,也可以视为某种“外部经济”。换言之,大家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不是因为喜欢谎言,抑或愚昧无知,而是相信它可以振作精神,缓解焦虑,得到疗愈。于是发现并合理利用这些好处也就比认清这一本质更加关键。07-07
  • 小鸭鸭or沙原
    分数这么高应该请了水军的。其实就是“善意的谎言”,这么简单的事情扯东扯西扯了一整本书,也是牛13真的别买,根本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08-22
  • 曾良君
    贯穿前几章的爱之堂的故事固然很有趣,但让我印象深刻的则是两处地方,一个是我发现原来在较严肃的人文社科包括心理学研究中把自动书写和集体神迹都定义为大脑妄想,第二个是第十章中介绍的“必朽悖论”和“永生叙事”,会发现目前的身心灵玄学走的都是永生叙事的第三条路(因为前两条路已经被宗教走掉了),也就是我们不需要追求永生,毕竟我们的灵魂本来就是不灭的。最后的尾声讲阴谋论讲得太匆忙了,可能是例子涉及到政治和党争不想细讲免得讨论重点偏移。07-12
  • 王这么
    这本可以概括为:骗子是如何得逞的,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以及在什么时候)需要被骗与自我欺骗?“散兵坑里没有无神论者”,一个人能够保持理性,不被骗和自我欺骗,有时候可能是一种“特权”——你的生存环境,让你不需要靠着相信那样荒谬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物质和心理的需求。(翻译一下:比如小明居然说S好吃,并不是因为小明是条蛆,他只是被环境造就的!)06-09
  • danyboy
    前言的骗术故事贯穿全书,一个男性骗子冒充各类女性给美国各地的中年男人写情书,骗了很多钱,但很多被骗者即使真相大白,仍然认为自己没有被骗,因为他们从自杀、酗酒、吸毒中走出来了。这个故事就是全书的内核。作者探讨了其中的脑科学,而非心理学角度。第三部分进而拓展到宏达叙事:想象的共同体、集体价值等。其中第八章还举了义和团的例子,虽然描述有些不准确,但可一窥作者的宏大意图。此外,这本书反证了哲人之痛苦,认识世界、认识你自己,都是拒绝被欺骗治愈08-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