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后考取公费留美资格,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1924年博士论文出版后,获博士学位。归国后曾执教于中州大学、广东大学和燕京大学。1928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并曾任校秘书长、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委员会主席等职;抗战期间随清华大学南迁,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文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任哲学系教授。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提出的“释古”理论对史学研究有方向性价值,“照着讲”与“接着讲”的方法论,则对中国哲学和哲学史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他本人的学术成果,更是在这两个层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是冯先生对其一生重要著作的总结:冯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主要创作于抗战时期的“贞元六书”则标志其“新理学”体系的确立;1946年至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由其英文讲稿整理出版的《中国哲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以及英译两卷本《中国哲学史》,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许多高校中国哲学课程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籍;“文革”结束后,冯先生已是耄耋之年,在“耳目失其聪明”的情况下,积十年之功,“不依傍别人”,重新撰写了七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更体现了他作为中国哲学的继承者与发扬者自强不息的精神涵养。冯先生的著作,是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的必读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崇高的声誉和深远的影响。

内容简介

冯友兰先生所著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奠定了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基本框架,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许多高校使用的基本教材,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哲学史名著。

冯先生自谓就内容而言,《中国哲学史(全二册)》有两点“发先人之所未发,而后来也不能改变的”:一是将先秦名家分为合同异、离坚白两派,二是区分了二程思想的不同。实际上,如陈来教授所言,书中例如“孔子的正名主义,墨子的功利主义,孟子的理想主义,老庄的楚人精神,法家的三种派别,王充自然主义,《论衡》的唯物主义,以及程朱异同,朱王异同,佛教的主观唯心论语客观唯心论”等诸多观点与提法,亦皆属创见。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门,后考取公费留美资格,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1924年博士论文出版后,获博士学位。归国后曾执教于中州大学、广东大学和燕京大学。1928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并曾任校秘书长、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委员会主席等职;抗战期间随清华大学南迁,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文学院院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任哲学系教授。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提出的“释古”理论对史学研究有方向性价值,“照着讲”与“接着讲”的方法论,则对中国哲学和哲学史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他本人的学术成果,更是在这两个层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是冯先生对其一生重要著作的总结:冯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尧让天下于许由
    当年阳明被理学搞晕,如今我也晕,真是异代同晕( ̀⌄ ́)06-03
  • 履之
    我第一次为什么打了个五星呢?或许现在水平提高了一点吧。02-06
  • 壹只新新
    以为读第二遍会快一点,没想到还是花了将近20天的时间。从先秦诸子哲学到秦朝的法家和两汉的经学,脉络分明,势如破竹,但一读到魏晋玄学和唐代佛学,还是如坠五里雾中,感觉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始终是隔了一层。亦或许是自己的境界还不够,无法像魏晋人一样超脱,也无法像佛家一样六根清净。感觉中国人始终还是更注重现实、重视实践,对这种出世的思想似乎不感兴趣。对于中国哲学家而言,“道”是他们共同追求的东西,却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东西。咱们普通人,即便没有读过中国哲学史,却每天身在其中,有切身体会,是“知其然”的。中国哲学史的价值在于让我们“知其所以然”,这也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中国哲学简言之就是对咱们“日用常行”的一种反思,常读常新。03-03
  • 豆友219665266
    之前看豆瓣评价,无奈放弃者众多,初读不以为然,奈何愈往后读,愈觉得自己浅薄,晦涩难懂。以后再相逢,不是此年华。05-11
  • 稚子浴其渊
    抄录了不少杨朱和唯识学的部分,治疗精神内耗很好用。审查报告很有意思。08-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