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著者简介
穆盛博(Micah S. Muscolino),男,1977年生,美国加利福尼亚人。研究方向是近代中国环境史。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毕业,历任加州圣玛丽学院助理教授、乔治城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2009年出版环境史专著《近代中国的渔业战争和环境变化》(Fishing War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本书填补中国环境史民国时期的空白。近年来,穆盛博的研究内容是“抗战时期华北环境史” 。
◎ 译者简介
亓民帅,男,1988年生,山东莱芜人。2017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泰山学院历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区域社会文化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林炫羽,1989年1月生,历史学博士。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曾赴日本神奈川大学和关西大学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中日关系史。

内容简介

电影《一九四二》中的悲剧是战争带来的人祸还是生态导致的天灾?

抗日战争三大惨案之一的花园口决堤事件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早有准备?

详实的史料和精彩的论述,带你一探究竟

◎ 编辑推荐

☆题材独特:《洪水与饥荒》的故事背景是花园口决堤,这是个十分重要却又相对被较少提及的历史事件。事 实上,众所周知的1942年(电影《一九四二》)河南饥荒就是该事件的一个结果。电影《一九四二》中的故事究竟是影视杜撰还是真实存在?花园口决堤到底是无奈之举还是早有准备?1942年的大饥荒究竟是否可以幸免?《洪水与饥荒》以详实的史料和精彩的论述,带你一探究竟。

☆史料罕见:文中所用史料包括但不限于各类一手电报、书信、日记,这些材料为《洪水与饥荒》展开论述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作者为撰写《洪水与饥荒》,跑了九家档案馆(包括美国、台湾地区),书中的很多材料亦较罕见。

☆故事性强:不同于其他的历史类学术作品那般晦涩,《洪水与饥荒》注重故事性。除了宏观叙述外,作者也通过单一家庭和个体,从微观上将这些苦难的故事同读者娓娓道来。

☆反思与现实意义:在这本以环境史为视角的著作中,国民政府最终选择决堤诚然是两难之间无奈之举,在阻击日军和维持当地生态环境之间,国民政府选择了前者。而如今,我们亦仍然面临另一种两难,那就是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究竟该如何抉择。

◎ 内容简介

《洪水与饥荒》从环境史角度研究中国的抗日战争,主要论述了1938年国民党军队对黄河进行的战略性改道以及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试图解释复杂的历史进程是如何使得中国的环境成为今天的样子”。《洪水与饥荒》共分为七章,作者穆盛博按照时间线索讲述了花园口决堤的前因后果以及在这一整个事件中环境、军事和普通民众之间的种种联系。

◎ 名人推荐

在这部构思精妙的作品中,穆盛博通过流离失所者的回忆录以及有关河流的档案,讲述了黄河的环境历史,并以此重塑了中国近代历史。

——叶文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讲座教授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研究著作,《洪水与饥荒》的研究对象是近代史上由战争引发的一场严重灾难。1938 年,作为战略性防御武器,黄河的水能被抵抗日本侵略的中国军队释放到华北平原。这部作品详尽地展示了这场灾难的演变过程,同时也展示了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可怕影响。这是环境史与中国历史的一次开创性融合。

——戴安娜·拉里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概念化军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穆盛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又丰富的方式来思考战争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方德万,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亚洲与中东研究院院长


◎ 著者简介

穆盛博(Micah S. Muscolino),男,1977年生,美国加利福尼亚人。研究方向是近代中国环境史。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毕业,历任加州圣玛丽学院助理教授、乔治城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2009年出版环境史专著《近代中国的渔业战争和环境变化》(Fishing War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洪水与饥荒》填补中国环境史民国时期的空白。近年来,穆盛博的研究内容是“抗战时期华北环境史” 。

◎ 译者简介

亓民帅,男,1988年生,山东莱芜人。2017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泰山学院历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区域社会文化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林炫羽,1989年1月生,历史学博士。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北京大...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fateface
    首先要感谢后浪赠书。书译得很流畅,阅读体验很不错,从学术书的畅销书化这一点来说,这本书做得不错。但是,从学者的角度看,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就打了很大折扣。第一,很多档案材料没法恢复到原文,可以理解,但译者也没有注明哪些是根据英文回译的,哪些是根据史料还原的,所以这本书里面的直接引文基本上就是没法用的。第二,这本书的书名是“战争的生态”,并不是“战争和生态”,作者强调的是以生态的视角来理解战争(比如能量的流转,军队的新生代谢等等),而不是战争和环境的互动。现在的翻译把作者最重要的点给扭曲了。这本书本身我觉得功夫花得并不大,能量流转的角度其实是发展了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里那个著名的“巨寄生”的概念,仔细来看史料的集中度很高,研究的角度讨巧,但实际上的工作量并不大。01-13
  • 橐驼
    听说是事先没有经过作者知情的译本。这个中译本改动书名做的并不好。首先,“洪水与饥荒”,未能反映作者长期关怀的“中国军事化景观”的研究主旨。其次,副标题把原书“战时生态”这个主题缩限到“黄泛区”。这也并不恰当。其实书中有相当内容在讨论河南难民来到陕西黄龙山后给当地带来的环境影响。另外,该译本没有做边页,不利于回看英文版。01-10
  • 杨殳
    值得一读。生态学框架内重写一段战争史,「能量流动」、「寄生」等概念像是提供了一种大型的比喻手法,把人、军队、战争和政治在社会新陈代谢的逻辑内抽象化了。这种更「自然科学」的重述方式避免了一般历史叙述的政治倾向,提供更有距离的冷眼观察,并让人意识到,历史中战争与政治博弈中的强弱走势需要更复杂地去理解,足够复杂才足够清晰。不足之处在于,研究仅仅停留在过于宏观和抽象的框架,描述终究和历史现场有点隔,就像面对素材,只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观看角度,但尚未发现精细描绘的透视方法。01-22
  • 苏葵
    战争操纵生态,破坏生态,生态的重塑改写战争。研究角度不错,翻译也流畅,就是书的译名和原名似乎没什么关系。01-31
  • DRYJIAYOU
    借用生态学的能量和能量流动关注军事、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发展,用“生物”的概念观察军队,将军队视为一个生命体,从军事行为的动态中观察其如何消耗能量、排出废物,如何军事寄生”,对社会与环境有何影响,“战争使得灾后恢复比平时更加困难,因为它独占了使诸多要素重聚所需的能量流。”02-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