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蒋竹山,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台湾东华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兼任人文社会学院大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主持热门网站“新文化史工作坊”、“新文化史部落格”及“大众史学部落格”。著有《当代史学研究的趋势、方法与实践:从新文化史到全球史》(五南,2012)、《岛屿浮世绘:日治台湾的大众生活》(蔚蓝文化,2014)等。

内容简介

《人参帝国》是对清代人参史展开的全面性研究。人参历史的研究不仅是制度史、政治史及经济史的课题,更是医疗史及物质文化史的重要课题。《人参帝国》从物质文化史的角度,大量引用清宫档案与东亚各国的人参医书史料,分别从生产、消费与医疗方面分析了人参对整个清代政府政策的作用,表明了人参对清代社会的重要影响,展现了一幅清代人参帝国的景象。


蒋竹山,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台湾东华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兼任人文社会学院大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主持热门网站“新文化史工作坊”、“新文化史部落格”及“大众史学部落格”。著有《当代史学研究的趋势、方法与实践:从新文化史到全球史》(五南,2012)、《岛屿浮世绘:日治台湾的大众生活》(蔚蓝文化,2014)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辄馨
    由于作者缺乏药理学和植物学常识,无法从植物学意义上区分党参、人参的属种,也不能对人参的成分和(所谓)实际功效作出判断;更缺乏政治-经济学的训练,无法对围绕人参的生产-消费关系作出有效分析,最后这本书就变成人参故事汇编。如果年底继续选年度失望之书,这就是推荐上榜理由。04-10
  • 韧勉
    没有趣味,通篇学术综述的感觉.....叫帝国有些太过夸大了,就是清代开始人参由礼物贡品上升到了官营经济模式,同时大量出售导致秧参(人工种植人参)的大量出现,乃至许多名贵的人参种类都灭绝了,所以现在的中西药合剂当中的人参种类已经傻傻分不清楚,这种情况从清中期后就早有苗头。09-22
  • 梁大人
    很失望。全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最后一章,回顾了近年全球视野下的医疗史研究。作者给自己设定了很多目标(消费文化、内亚或欧亚转向等),结果却不尽人意,而全书的结构安排也存在一定问题。此外,我还好奇作者如何理解帝国的概念,人参帝国的题目过于夸大。参考谢健(Jonathan Schlesinger)的研究。01-11
  • 纪恩同学
    所以人参这东西确实没什么疗效?07-11
  • 道理大抵都听过
    打算靠人参的采集、消费和服食来展现物质文化史、医疗卫生史在中国边缘-中心跨地域展开的过程。结果最出彩的地方其实是1、8两章的学术史综述和理论探讨,正文反而大失所望:若干想法很出彩,例如对明末清初疫病造成温补文化兴起、进而聚焦在人参上导致参价暴涨的思考,但叙事非常混乱,要么缠夹不清,要么充斥毫无重点的事件梳理。需要做细致修订。此外有些好玩的点没有展开,例如秧参到底管不管用,只引了一条上谕;内务府如何能比吉林参务局更准确鉴别秧参,论证不足。07-2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