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孔狄亚克,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与狄德罗、卢梭、达朗贝尔等交往甚密,并为《百科全书》撰稿,形成了独特的感觉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

内容简介

全书可分为三部分:“逻辑”、“思维方法论”和“推理方法论”。“逻辑”部分,论述思维方式的初始发展是怎样一种过程,尤其强调源于自然的分析法以及作为一种语言的归纳法,并批评普遍化的概括活动以及语言的滥用行为。“思维方法论”部分,阐释人们获得概念的机制以及正确的认知途径,剖析感官、知觉和注意力等与人的发现活动之间的作用关系和机制。“推理方法论”部分,首先,区分事证和理证;接着,论述这两种证明方式如何让人趋于发现真实;之后,说明这两种证明方式如何证明了牛顿理论体系;最后,论述为尽力弥补事实的不足人们所采用的推测、观测、类比和推理等各种方法,以及人们对于地球的运动、形状和轨道的发现。


孔狄亚克,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与狄德罗、卢梭、达朗贝尔等交往甚密,并为《百科全书》撰稿,形成了独特的感觉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王永林
    只读了第一篇,但已可明显地看出作者现代科学风格的哲学观,作为一个18世纪的人,其思想算很先进的了。以下为第一篇的笔记:作者在本篇中试图证明逻辑分析是发现已知和未知(即所有知识)的唯一正确方法,并且批判了以往哲学家使用定义研究哲学的态度,因为定义不能表达正确的知识。想要证明一个命题,使用逻辑分析是必须的,但仅用逻辑分析是不够的,命题本身想要表达出清晰明确的概念离不开定义,如果用分析来表达,那将陷入螺旋分析之中。虽然定义不可能准确,但可以避开螺旋的问题。而且分析和定义也是不够的,还需要举例,人的理解是感性的,分析和定义都是理性的,通过举例作为桥梁,人的感性才能连接知识的理性。08-19
  • 传播杂评
    孔狄亚克是当时的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这是非常高的荣誉,可以肯定的是从当时来看并不亚于卢梭,因为这本书的第一篇即“逻辑”篇,便是与卢梭同受波兰王室邀请所作。可惜孔狄亚克没得到相应的重视;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人们过于热衷于政治而非认识世界,尽管政治属于世界而非相反。08-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