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美)威廉·怀特(William H. Whyte,1917—1999),著名社会学家和新闻记者,《财富》杂志编辑,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杰出教授,关于城市、人与开放空间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家。本书为其代表作。

内容简介

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是有组织的人,因为他们一生中有大量时间都是在各种组织中度过的,从而成为毫无个性的“组织人”。作者将企业描绘成由一系列复杂的审核系统及多层结构所支撑的一个自我包含和自我发展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企业被视为核心。昔日以工作-节俭来衡量成功的伦理标准已经过时,成为一些高层管理者的借口,以前由企业主们艰苦奋斗去获得成功的状况也被专职的企业管理者所代替。人们逐渐变得相信组织和群体可以做出比个体更好的决策,从而要比提升个人创造力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作者认为这种看法有违事实,通过调查20世纪50年代美国企业中的实际情况,对组织人的个性及价值观提出了质疑,批判了那种扼杀个人创造性和压抑个性的企业生活。


(美)威廉·怀特(William H. Whyte,1917—1999),著名社会学家和新闻记者,《财富》杂志编辑,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杰出教授,关于城市、人与开放空间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家。《组织人》为其代表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二七小婊贝儿。
    有没有可能是测试对象伪造了她的人格类型?或者她在这个没有正确答案的测试中作了弊?在1956年出版的著作《组织人》的附录中,这附录名为《如何在人格测试中作弊》,他鼓励测试者在人格测试中作弊。文章读起来刻薄,实用又无比幽默(如果读者跟他看法一致的话)。怀特认为,但凡有测试搬出“有助于客观地认识自我”、“鼓励不同,而不是盲从”这类宣传说辞,越是自吹“专为个人量身打造”,就越将“个人的完整性”掩饰在公司的社会风气中。怀特认为“关键在于,这些其实是忠诚度测试(或是潜在的忠诚度),其中充斥着公司的既定价值观,不管在问题设计还是在结果评测上都不中立。其结果只奖励听话的、缺乏想象力的路人甲——却牺牲了那些鹤立鸡群的人。而后者才是公司、社会繁荣昌盛的基础。”05-08
  • iommi/佛界易入,魔界难进
    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必须“外向”,这是最重要的素质。牺牲自己的隐私和嗜好,取而代之的是愉快而草率的生活方式,人们漫无目的地从一个聚会奔向另一个聚会。03-17
  • 好快的刀
    很有启发,后面可以专门梳理一下05-24
  • corel
    看完了,后半段显得有点冗长,观察的角度依然有点过于宽泛。不过结合现代的状况,还是挺有先见性的。对这无数的组织化和单元化,系统被拆的越来越碎,人们在这一艘庞大的船上越来越没有头绪,到底谁来决定航向?最后的总结还不错。现在,没人能逃离组织,要不要抵抗,如何抵抗,需要更多思考。12-10
  • 麦芃
    让我感觉厉害的地方是书的内容和它所产生的时代,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怀特就担心美国创造力不足的问题。组织要求合作、一致、顺从,这会扼杀个人的创造力,而且他认为个人的创造力要比团队合作的创造力更厉害。11-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