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徐上瀛(约1582—1662),别名青山,江苏娄东(太仓)人。明末著名琴家,虞山琴派的代表人物。
译注者徐樑,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师从裴金宝、林友仁、姚公白等名家学习古琴,后又得吴文光先生指点。出版《溪山琴况》(中华生活经典),发表多篇琴学论文。
译注者陈忱,毕业于英国University of Ulster大学,理学硕士。曾追随戴树红、林友仁等名家学习古琴。著有《琴韵箫声忆故人》《琴箫合奏文献释读与实证》等。

内容简介

《溪山琴况 琴声十六法》由明清时期古琴美学著作中最为著名的两部——《溪山琴况》和《琴声十六法》组合而成。《溪山琴况》将古琴的审美特性划分为二十四况,即: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彩、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但并未停留在对古琴音乐审美理论的阐述上,同时也提出了对古琴弹奏技术的要求,可谓“道技并重”。

《琴声十六法》提出了古琴的十六个审美范畴,即: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在每一范畴下详细解说它的内涵与外延。从琴学史角度而言,《琴声十六法》中的一些内容可以作为《溪山琴况》的必要补充,是探究《溪山琴况》早期面貌的重要文献资料,对当代学琴者也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附录收入《万峰阁指法閟笺》与《左右手二十图说》,从内容上与《溪山琴况》相印证,很多指法的解释是对《溪山琴况》的进一步阐明,这些文献一起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琴学系统。


徐上瀛(约1582—1662),别名青山,江苏娄东(太仓)人。明末著名琴家,虞山琴派的代表人物。

译注者徐樑,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师从裴金宝、林友仁、姚公白等名家学习古琴,后又得吴文光先生指点。出版《溪山琴况》(中华生活经典),发表多篇琴学论文。

译注者陈忱,毕业于英国University of Ulster大学,理学硕士。曾追随戴树红、林友仁等名家学习古琴。著有《琴韵箫声忆故人》《琴箫合奏文献释读与实证》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寒冬夜行人
    声响繁杂而娱耳的,我知道这是时调;乐曲平淡而会心的,我知道这是古音。只要一个人果真具有超逸的品质,便自然会弹奏出超逸的音乐。超逸的品质本是从天性中流露出来的,但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教育而获得。就像是出家人弹琴,琴不清也清。朱紫阳说:“古代的音乐虽然已经无法听到了,但只要是忠厚实在的人弹琴,就自然会从容平淡。”弹琴人必须胸怀坦荡,然后才能合于古雅之调;那些畏缩拘束的人,是很难和他们讨论其中的道理的。06-19
  • 茶叶蛋
    有些况好水,原文选择性接受吧。两颗星给注释,太用心啦。09-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