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余英时1930年生,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19759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2006年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予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史通释》集结了12篇论文,全是关于中国文化史的探讨和论断,每一篇都集中在一个特殊的面相上面。思想、政治、商业、宗教、民间文化、文学、医学、科学、艺术、科举、侠等尽在其中,涉及的范围相当广阔。且每一篇论文都是从宏观角度对中国文化史的某一面相提出一种长程的贯通解释。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同时看到中国文化的常中之变和变中之常。

余英时1930年生,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19759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2006年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予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愚公
    余英时的思想史作品,往往可以翻译成知识分子史研究,或者古代士大夫研究,设计思想的部分,其实可以转化成学术思想史,因此,这部书选取了余英时对于中国历史中士大夫在政治、商业、学术、文学、艺术、科举,甚至包括武术等方面的研究,汇集成一部论文集。余英时大部分著作,都是以论文集的方式出版,缺乏真正意义的著作。钱穆是非常善于写书,写论文远不如写书来的流畅。反观余英时的著作,基本上都是研究论文和序言构成的著作,这样的作品能够看到纵深,但是相互之间的联系就不够了。如果将钱穆的《国学概论》与《中国文化史通释》相比较,我们就能看出钱穆的学术基础建立在中国学术的分析和思考上,而余英时的中国文化史概念,则是基于别人的研究基础上,缺乏从中国文化自身总结出思想文化通识的能力。从这一点上,余英时无法与钱穆比肩。03-31
  • 豆友46369297
    余大师乃编论文为书卖钱且不同书中反复收同一文章之祖,大陆当今许多学者如此,俨然形成风气。大师之徒——某大师得其编文成书之神髓。04-10
  • 江海一蓑翁
    虽然这本集子里的文章,大多是友人作品序文、主题演讲稿,以及媒体专栏约稿这样众人眼中的应景之作,但余英时对待这些文章的写作却是一丝不苟,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极深造诣,以及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鲁迅先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余先生的境界则是“嬉笑怒骂皆成论文”,读来受益颇深。三联的编排也非常用心,只有一处瑕疵:美国学者“亨廷顿”被译成“杭廷顿”,虽然不能算错,但作为三联这样的大社,还是采用习惯译法的好。06-20
  • 嘿齋
    大部分在其他地方读过。医药,书画,科技,中日文化比较,皆非余先生本色当行。倒不如董桥先生的前序,作得有味道。08-08
  • rivert
    本书非专著,而是12篇论文合集。谈论侠、士、儒以及宗教、科举等,贯穿古今,烛照千年。12-0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