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孜莫
    對第八章《環繞著“李約瑟問題”的反思》很不能苟同。12-17
  • 螺丝இ
    给余英时这位通儒十星都不为过!08-28
  • 木羽
    釐清思想之脈絡。第十一篇說俠尤其好。03-21
  • 清心寡欲展三水
    最近看书都比较杂,不光是书的种类还是每本书的内容,打算转看点专著。本书范围很广,取了多种面向做通论,但不适合初入门的泛览,因为我觉得稍偏,勿宁说对一些知其就里者作文化侧面的参证。最后一章论中日文化交涉,与我前月看的葛兆光宅兹中国颇可互相参考比较,极有意思。另推荐第六、第十两篇。01-21
  • 空空
    高屋建瓴之作,隐隐然的大师气象~08-01
  • 恪彥
    《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那篇写的最差.04-02
  • 樹君
    作为学术书作者,余英时真是个好选择。一读便知,功底深厚文字平实理据充分。昨晚看着看着突然想到作家和学人的分别,纳博科夫叫人少想“什么”和“是什么”,因为重要的不是观念而是“怎么样”,文学家叫人关注的是脊椎的刺痛,即情感体验,而治学的人免不了conceptualize,相对形而上。07-30
  • 啊呜
    都是序,还基本上年代往后水分越大,于是不厚道的想,三联这套书其实是来骗钱的,骗钱的,还是骗钱的.......08-18
  • rivert
    本书非专著,而是12篇论文合集。谈论侠、士、儒以及宗教、科举等,贯穿古今,烛照千年。12-09
  • 嘿齋
    大部分在其他地方读过。医药,书画,科技,中日文化比较,皆非余先生本色当行。倒不如董桥先生的前序,作得有味道。08-08
  • 江海一蓑翁
    虽然这本集子里的文章,大多是友人作品序文、主题演讲稿,以及媒体专栏约稿这样众人眼中的应景之作,但余英时对待这些文章的写作却是一丝不苟,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极深造诣,以及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鲁迅先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余先生的境界则是“嬉笑怒骂皆成论文”,读来受益颇深。三联的编排也非常用心,只有一处瑕疵:美国学者“亨廷顿”被译成“杭廷顿”,虽然不能算错,但作为三联这样的大社,还是采用习惯译法的好。06-20
  • 豆友46369297
    余大师乃编论文为书卖钱且不同书中反复收同一文章之祖,大陆当今许多学者如此,俨然形成风气。大师之徒——某大师得其编文成书之神髓。04-10
  • 愚公
    余英时的思想史作品,往往可以翻译成知识分子史研究,或者古代士大夫研究,设计思想的部分,其实可以转化成学术思想史,因此,这部书选取了余英时对于中国历史中士大夫在政治、商业、学术、文学、艺术、科举,甚至包括武术等方面的研究,汇集成一部论文集。余英时大部分著作,都是以论文集的方式出版,缺乏真正意义的著作。钱穆是非常善于写书,写论文远不如写书来的流畅。反观余英时的著作,基本上都是研究论文和序言构成的著作,这样的作品能够看到纵深,但是相互之间的联系就不够了。如果将钱穆的《国学概论》与《中国文化史通释》相比较,我们就能看出钱穆的学术基础建立在中国学术的分析和思考上,而余英时的中国文化史概念,则是基于别人的研究基础上,缺乏从中国文化自身总结出思想文化通识的能力。从这一点上,余英时无法与钱穆比肩。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