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许田波,现为美国圣母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她2000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获博士学位,并曾先后获得哈佛大学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圣母大学海伦·凯洛格国际研究所、哈里·弗兰克·古根海姆基金会和世界政治研究所的研究资助。

内容简介

《战争与国家形成》通过比较东西方两个相似历史时段,即秦国统一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和拿破仑征服欧洲失败前的时期,提出了一个关于世界政治的动态理论,分别利用古代中国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历史检验了动态理论,集中关注了该理论对国家形成的意义,强调了国际关系学与比较政治学的不可分割,并从动态理论的角度对世界政治转型进行了思考。

译者序

中文版前言

致谢

第一章 世界政治的动态理论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际政治动力学

第三章 反思近代早期欧洲的国际政治动力学

第四章 国家形成和转型的动力学

第五章 结论与意义

附录一 近代早期欧洲(1495-1915年)有大国卷入的战争一览表

附录二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56-前221年)有大国卷入的战争一览表

附录三 有大国卷入的战争一览表的操作标准

附录四 中国历史年表

参考文献


许田波,现为美国圣母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她2000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获博士学位,并曾先后获得哈佛大学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圣母大学海伦·凯洛格国际研究所、哈里·弗兰克·古根海姆基金会和世界政治研究所的研究资助。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大眼狗
    中国早熟政治的悲剧在于,中国在市民、商人和民间组织尚未形成足够制衡官府的力量,生产技术、制度尚不能支持庞大现代意义上的官僚机构的时间段里,就出现了封建政治和经济的崩溃,贵族文化和伦理的瓦解,以及商品经济备受压抑的情形,最终形成了国家独大、社会萎缩、个体沉默的局面。社会自治组织长期受到国家的压制和领导,并且中国帝制文化成功的改造了“宗族”和“江湖”等的伦理,形成组织间的同构关系,这种强大的帝制文化的行为路径依赖是导致传统中国政治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04-01
  • B.B
    无聊的就是比较,你能去除多少个干扰因素?你能证明多少个因素是重要的,而另一些是不重要的?你光通过那么基本中国文献就回归甚至想重建春秋战国历史??异想天开,比较实际是做学术之大忌,特别是国关的做历史比较,搞得造好也不过是哗众取宠03-20
  • 北溟客
    其实想给两星。但是后来想到建立体系终归比对着体系挑错困难的多。09-28
  • thymos
    不是非常具有说服力。赵鼎新《春秋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书后有对这本书的书评,写得似乎比原书还要精彩一些。02-25
  • Larene
    读了第一、二、五章(基本就是跟中国相关的部分)。视角清晰,翻译版读起来也很流畅。三个观点:国家扩张的阻碍在于制衡和扩张成本的上升,而self-strengthening reform可以克服这两个阻碍,不过reform的成本就是对公民权的剥夺(尽管有物质福利的增加)。中国和欧洲走向不同路径,是因为欧洲借助海外贸易有了大量财富,雇佣兵更切实(但是也foster了中间商);而中国作为农业国家,只能想办法mobilize自身的资源。比较明显的疑问在这个框架里商鞅由于过于重要,太像穿越过去的人了……应该还有别的巧合。08-2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