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史蒂夫· 奥尔森(Steven Olson), 美国白宫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工作人员,曾参与美国国家科学院多项关于利用DNA 比对以及追踪不同物种演化关系的研究计划,并担任撰稿人。著有《塑造未来与生物科技》。同时,作为一位有着二十余年科学记者职业经历的作家,他还经常为《科学》及《阿特兰蒂斯月刊》撰稿。

内容简介

在历史上,喜欢把别人归类的习惯给人类带来了不少苦难。整个族群被屠戮或被奴役,原因只在他们的肤色或眼睛的形状。

《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但这里所谓的历史是一种和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历史。我们大部分人不是自命为西班牙裔人就是中国人,不是白人就是黑人……也许我们和这种种分类都有点关系……有些人认为,一个族群的侵略性、宗教性和发明能力不可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一定是和遗传基因有关的。

但遗传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这并不是实情。不同族群之间的关系太密切了,他们只在最表面的地方有差别。基因研究还证实,所有人类都彼此相连,无论是强盛的汉人、在各地殖民的欧洲人、散布全球的犹太人,还是猎捕羚羊的布什人,全部都是同一人类家庭的成员。

《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探索世界广大区域的基因故事,现代人类从最初出现到现在的历史,也追踪了语言的起源和分化,告诉我们人类如何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不同的种族和民族。

史蒂夫· 奥尔森(Steven Olson), 美国白宫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工作人员,曾参与美国国家科学院多项关于利用DNA 比对以及追踪不同物种演化关系的研究计划,并担任撰稿人。著有《塑造未来与生物科技》。同时,作为一位有着二十余年科学记者职业经历的作家,他还经常为《科学》及《阿特兰蒂斯月刊》撰稿。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bingo
    原书嘛也还过得去,后几章讲得多的倒并非研究及取得的认识,更多在讲研究存在的不利客观因素。译者有一点别致的语感,时不时冒出个用词让人觉得尴尬,放在他自己的行文中都显得突兀。07-13
  • 璃人泪@2011
    科学不该被滥用,所以需要科学的正名04-12
  • 漱石斋主
    不知道现在中国学界对北京人的共识如何。文末的人类基因组多样性计划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果是在中国,是不是根本就不存在。不过回过头来一想,中国的人种差异本来就没那么大吧……02-08
  • 摩公
    译得不错,但不是全部内容都很有趣(价值)。书中的还在犹豫走向的金力现在已经彻底回归,成为复旦大学的校长了。12-07
  • 深湛
    感觉作者并不简单的在科普,而是贩卖一些私货,并且他在前言和结尾也不落款年月日,实际上这是2002年的书,已经过去了20多年了。12-1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