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工业化西方社会中,社会运动的兴起向社会科学提出了这样一些紧迫问题:为什么政治冲突正是在那些似乎已被福利国家的许诺和劳资冲突的制度化所安抚、平定的社会中走向激进的?为什么在六十年代初期的安宁和富足中通过社会化进入政治生活的那一代人会诉诸暴力?为什么在“第一世界”中,警察会被命令向政治示威者们开枪射击?

《社会运动、政治暴力和国家:对意大利和德国的比较分析》提出一项对政治暴力的性质和结构的经验研究。当大多数社会运动研究集中于单一国家研究时,多娜泰拉·德拉波尔塔就在用比较研究的方案,分析意大利和德国这两个国家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社会运动。通过广泛地运用官方文献和深度访谈,德拉波尔塔解释了事件参与者对外部政治现实的构建。她运用经验数据来建立一个关于政治暴力的中层理论,这个理论包括:在宏观层次上,对社会运动与国家间相互作用的分析;在中观层次上,对作为政治暴力倡导者的激进组织的发展化的分析;在微观层次上,对“武装分子”身份和反主流文化建构历程的分析。

《社会运动、政治暴力和国家:对意大利和德国的比较分析》通过研究那些其中出现暴力的社会运动家族,并把社会运动和制度相联系,最后提出对政治暴力性质的系统性分析(紧紧地建基于历史)。作者做出了一项卓越的综合性研究,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在体制性政治的研究领域中为政治暴力研究取得一个位置。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Feuerträger
    结论又回到了“民主越稳固、政治暴力越难以散布”(p.260)的老套09-13
  • Mr.S
    试图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去解释社会运动激进化或称暴力化的缘起与过程。09-06
  • 举着爪的小狐狸
    这书太tm有意思了,哈哈哈哈哈。03-21
  • 豆瓣在逃江湖骗子
    非常厉害的一本书,探讨了政治暴力的内容和形式,从宏中微三个层次致力于暴力的解释,个人感触最大的还是微观层次的工具倾向和宗教倾向,理想主义是不是信仰的一部分呢?我们站在怎样的视角去理解国家的观念呢?改革和革命,精英知识分子的不同选择。那我还是选择以福柯的权力观点去理解吧05-14
  • 川萍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然似乎也只能成其为麻雀。本书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比较分析了六十到九十年代意大利与德国的政治暴力问题。在宏观层面提出了抗议管制和运动之间复杂的调适关系,在中观层面上梳理了两国激进组织的发展脉络并呈现了资源动员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微观层面上聚焦实施暴力的个人心理转变,指出了友谊网络、孤立状态及现实感缺乏对暴力行为的促进(或恶化)作用。本书是一本比较政治学著作,因此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分析理论性很强,微观层面则有史学研究的感觉。但由于作者的政治学理论关怀,制度和组织层面的分析总有意犹未尽之感,尤其是对两国政治文化遗产的分析只是简单提及。德国对它的民主及战争历史的回顾、反思和记忆是战后社会与知识界的关注重点,应作说明。最后以越战抗议运动验证结论,程序严谨,给人很深的启发。08-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