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這是一條再也無法回歸家鄉的血淚之路。
2020年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入圍作品,
《華盛頓郵報》、《波士頓環球報》、《出版人週刊》2020年最佳圖書。
揭露地表上最強盛的國家,如何用暴力寫下繁榮的血腥根基?
自1776年北美東岸誕生了一個新國家,這個自稱是當時地表上最民主、自由的國度,卻在接下來的百年內不斷向西南殖民擴張、掠奪原住民族領土,最終成長為沒有帝國之名、卻有帝國之實的龐大國度。
在這塊以歐裔美國人為主的土地上,原住民族如同猶太人,被視為「低下、不文明」的群體,儘管在當時很多原住民已經融入歐裔文化,但其身上的原住民血液,使其被迫承擔了「血統的原罪」。
「直到他們加入文明人的行列。」
為了奪走原住民族在東南部肥沃的黑土帶,當時積極經營奴隸貿易與棉花種植的南方白人,結合了資本主義意圖、白人至上主義的思維,規劃了一場世紀陰謀:將原住民族「移動」到密西西比河以西、奪走原住民族擁有的肥沃土地,再引進龐大的黑奴人口,在南方建立奴隸制棉花帝國。為了合理化陰謀的目的,這些白人選民甚至將此安上了一個人道名義:此舉是「為了保護他們。」
1830年,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森上台,在總統積極的推動下,《印第安人遷移法案》正式簽署。美國政府運用行政技術和暴力手段,強迫原住民族離開自己的家園,驅離至政府劃界的「印地安領地」,開啟了北美原住民族的血淚之路。
有土地,才有自我,對原住民族來說,土地是生命的根源。
而印地安人遷移政策,則是一場國家與選民共同發動的驅離與殲滅行動。
這看似遷至印地安迦南地的路途,對原住民族來說,卻是一場被徹底驅逐的失根之旅。土地,不僅僅是家園,土地更象徵著傳統與文化、信仰與認同。原住民族自古崇拜自然神靈,而祖先的神靈正寄宿在土地之上。北美原住民族仰賴土地生活、與自然共生,即便面臨歐洲人的殖民、全球貿易的興起,原住民族的面貌逐漸多元化,土地仍是原住民族續命的根。
然而,當美國建國的鐘聲響起,卻也同時敲響了這塊土地上原住民族的喪鐘。沒了土地的原住民族,在遷移過程中飽受飢餓、疾病與死亡的威脅,高達萬人在過程中喪失性命,即便是活下來的族群,也被迫陷入了「我是誰」的困境。
究竟,這一切悲劇是怎麼發生的?美國的白人選民是如何一邊假惺惺想要保護原住民族,又一邊發起殲滅戰爭?美國喬治亞大學歷史系教授克勞迪奧.桑特,將以原住民族史觀切入,探討美國強大的殘忍根基,為讀者描述一段美國最真實的種族歧視史。
好評推薦
專文導讀(依筆畫順序排列)
陳毅峰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詹素娟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聯名推薦(依筆畫順序排列)
巴奈 歌手
黃居正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
褚縈瑩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書中)這樣的危機,在二十一世紀以不同的方式上演,無論是保留地上礦產的開採、輸油管的建立、保育政策的需求、或是區域不均衡發展帶來的原鄉人口流失,都讓原住民族成為新的離散人群,進一步切斷人與土地的關連。……臺灣與地球上其他各地的原住民族,仍然必須在貪婪資本主義與狂熱種/國族主義的狹隘縫隙中……只是這次的任務更為龐大:不只在維護原住民族的主權,還在於抵抗全球的生態災難。──陳毅峰 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
對原住民族土地與自然資源之剝奪與迫遷,不過是最外顯可見的強制同化手段。本書提醒讀者,時至今日,即使是自認最文明的國族國家,仍在繼續以神聖信託之名,藉由各種原住民族無能對抗的優勢統治技術,從事危害原住民族生存空間的罪行。──黃居正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
當我們讀到本書不無諷刺意味的談到美國白人「堅持這片土地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權利』,不是屬於在那裡耕作了許多世代的人們,而是屬於那些遲來的受益者」時,在當代概括承受歷史的臺灣人,也必須謙卑的警醒:千萬不要重蹈覆轍,因為我們都不是局外人。──詹素娟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桑特挑戰「美國在一八三○年代通過《原住民遷移法案》(Indian Removal Act)實為無可避免」之說,明確指出驅離原住民與擴張奴隸制度之間的共謀關係,彰顯美國參眾兩院、總統與大法官的政治責任,批判聯邦官員在資訊、資源、人力不足下荒腔走板的驅離行動,更點名倫敦與紐約的金融家為土地投機炒作注入金流。在這個從上至下都不講理的共和國中,切羅基與塞米諾爾等原住民族依然強韌地打著司法與游擊戰,彰顯了桑特用以形容美國的「不值」(unworthy)一字。──褚縈瑩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媒體讚譽
「克勞迪奧‧桑特為美國歷史上這個許多人都記得、卻鮮少有人了解的重要篇章撰寫了極具權威性的紀錄。桑特透過精妙又記錄詳實的著述告訴我們,渴望得到土地的莊園主、想要鞏固權力的南方政客以及紐約的銀行家是如何促成美國史上最大型的驅離活動。這些人遇到了懂得運用資源的原住民,動用手邊的一切資源好讓自己留在家鄉。這個關於偷竊、失土、官僚體系新把戲以及令人難以想像之暴力的悲慘記述牽動著我,是很少有歷史書能夠做到的。《不講理的共和國》將會讓你以全新的角度思考美國歷史,幫助你明白今天一些不平等現象的根源。這是近年來關於美國史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應該列為每個美國人的必需讀物。」──哈佛大學萊爾德‧貝爾歷史學教授、《棉花帝國》(Empire of Cotton)作者斯溫‧貝克特(Sven Beckert)
「《不講理的共和國》探討的是權力,內容詳細描述金錢、口才、政治野心和白人至上主義如何結合在一起。桑特向讀者展現了美國種族階級制度的代價。」──《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專欄作者大衛‧卓爾(David Treuer)
「克勞迪奧‧桑特……把聯邦政府的背叛、大規模的驅離活動以及殲滅式的暴力行為等定義了1830年代的三件事情結合起來述說……桑特結合了近年有關奴隸的研究和自己深思熟慮的成果,將原住民的驅離和國內的奴隸貿易視為兩條並行的眼淚之路、道德觀極度失敗下的經濟成就。」──《大西洋雜誌》的凱特琳‧費茨(Caitlin Fitz)
「這是一個重大成就……【桑特】成功做到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摧毀歷史的進程是不可避免的這種假象,還原當代人所面對的多種可能性。」──《華盛頓郵報》的尼克‧羅密歐(Nick Romeo)
「這是一個強大無比、清晰明瞭的記述,將歷史事件與親身經歷這些事件的人交織在一起……桑特沒有試圖草率帶過敘述中較複雜的部分……他也很清楚,文件紀錄其實過度放大了留下文獻的那些人的聲音。在他的記述中,各個原住民社群內部及不同原住民社群之間的多元經歷都被囊括進去了。」──《紐約時報》的珍妮佛‧扎萊(Jennifer Szalai)
「克勞迪奧‧桑特在他精彩的新書裡表示:『對北美大陸的征服從沒有發生任何近似【即檢討】的情況。』在許多關於美國史的著作中,1830年代大規模驅離原住民族群的討論仍然過於簡略。驅離活動對法律、文化和社群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日,這本重要的生力軍對此進行了威力強大的探討。」──耶魯大學歷史學與美國研究教授、同時也是西部休休尼族的內德‧布萊克豪克(Ned Blackhawk)
「這是一本我們很需要的書,詮釋了美國史上一個長期被誤解的不光彩篇章。」──《華盛頓郵報》的彼得‧科澤斯(Peter Cozzens)
「《不講理的共和國》糾正了美國正典,展現一個強硬的總統、陷入僵局的國會以及對金錢的慾望是如何聯手創造出一段舉國丟臉的羞恥歷史……這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邀請我們所有人反思我們是如何走到今天的。」──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傑出教授伊莉莎白‧芬恩(Elizabeth Fenn)
「全面徹底的研究,悄無聲息的怒吼。」──《明星論壇報》的克里斯‧休伊特(Chris Hewitt)
「這本書提出強而有力又動人心弦的論點,主張政府在1830年代贊助的驅離活動是美國原住民命運的可怕轉折點……這個重要研究把美國歷史一段不安擾動的時期詮釋得很好。」──《科克斯書評》
「這是一個強而有力、佐證充分的著作,證實美國原住民的驅離是政治選擇,而非無法避免的悲劇。這本尖刻的論述強迫我們用全新的角度檢討美國史。」──《出版人週刊》
克勞迪奧.桑特(Claudio Saunt)
美國喬治亞大學歷史系教授,專長為早期美國史及美洲原住民研究。桑特是獲獎無數的作家,第一本書《事物新秩序:財產,權力和克里克印第安人的轉型,一七三三~一八一六》(A New Order of Things: Property, Power,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reek Indians, 1733–1816)就以深刻的北美原住民族群個案研究,榮獲二○○○年美國南部史協會及美國族群史學會最佳圖書獎,一舉打響知名度。次作《黑人,白人和印第安人:種族與美國家庭的瓦解》(Black, White, and Indian: Race and the Unmaking of an American Family)探索種族制度對十八世紀美國原住民南部混合種族家庭的影響,也獲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