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提起斯诺,人们会首先想到他的《西行漫记》,不曾想到此前他还到云南探访,写下了随时间推移而弥足珍贵的《马帮旅行》哩。

云南,历史上曾是神秘之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西方传教士的进入,其神秘面纱被揭开一角,各国学者、记者才接踵而至,或调查研究,或探访旅行。探访旅行者中就有青年的斯诺。1931年,他由越南,进河口,经昆明,过大理,出腾冲,到缅甸,随马帮探访旅行过程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于是用冷峻目光审视之后,以随笔《马帮旅行》客观地将云南独特的风光、民风、民俗、民情作了历史性的“定格”。

开卷,便仿佛穿越时间隧道,漫游于70余年前的云南。自然风光是那样的优美,“四周是茂密的森林”,“森林沿山坡而下,一直延伸到河边”,“也有的时候,在道路两边,几英里长的范围之内,全都是茶花,或数不清品种的大杜鹃,开着一大片淡紫色或白色的花朵”,“还有盛开的野梅花,它们一片片地生长在小山坡上,在风中就像一条条游丝,风静时又像朵朵娇美的红云”。山间有马帮行进的羊肠小道,并不时传来马帮的铃声和马驮的嘎吱声。云南的民风是那样纯朴和不可思议,有6个女儿的女主人听得作者25岁未婚,便慷慨地要送一个女儿给他做新娘。但云南人外出,即便富裕,“也只愿付最低限度的旅费”,“谁也无法说服他们多花一分钱”。云南民众是那样的凄惨,人们常被抓兵,“有些人被抓来当兵,还不让通知妻子儿女”,有许多人因此“沦为乞丐”。“年迈的父母,由于儿子事前未得到通知就被突然抓走,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在悲痛与饥饿中死去”。昆明是那样怪诞,它“伸出一只脚在警惕地探索着现代,而另一只脚却牢牢地植根于自忽必烈把它并入帝国版图以来就没有多大变化的环境中”,它“既是一条铁路的终点,又是若干马帮旅途的起点”,“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标新立异的民族主义、弄得稀里糊涂的本地人、不能正常工作的电话系统、不会亮的电灯、串串铜钱、纸币、野狗、皮革和古老的刺绣等等这些所有的东西,都在这个城市被荒诞而绝望地混杂在一起”。

可以说,在中外文艺作品中,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云南描写得如此真实、传神、力透纸背,虽不是绝无仅有的,但应是罕见的。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嗜辣如命女
    文字细腻敏感,是一个年轻旅行者宝贵的可爱的双眼和心思。(上篇的译者简直为原版增色三分!09-19
  • 鸟飞
    斯诺的文笔优美而幽默,但是中文的翻译腔总有点怪异。云南俗话说一条道路好十年,坏一千年,他会吐槽行路难;他会嘲讽法国人赔了本的滇缅公路;他会「夸奖」老鼠蟑螂各种品类一应俱全的旅店;湄公河在他笔下是心神不定,弯弯曲曲的,连入海都分出了十二个口;他会告诉你大理石原产于大理。他也会说些滇系军阀伐桂的故事,说着广西人断了云南人的烟土商路,那时的鸦片可是云南的主要GDP,罂粟多多地种,谁不种政府跟谁急,丢了这块收入云南军阀哪里肯罢休,本来就要去找桂系掐架,于是就顺带卖蒋校长一个人情,打着三民主义的旗号纠集了一帮乌合之众去了,这些年轻人死伤过半,但总归算是打赢了,但是临了吃干抹净的滇军阀又翻脸不认人,拒发军饷,于是这些老兵被迫遣散便干脆落草为寇,在山中当起了劫道的土匪——这剧情还真像是《让子弹飞》啊。08-13
  • 蜉蝣
    100年前的昆明、大理、腾冲、缅甸,少数民族部落文化和日常生活。马帮、鸦片、寺庙、火车、将军、土匪、湄公河、杜鹃花,云南最浪漫残酷原始的岁月,一切都是新鲜的生猛的壮美的。真正好看的旅行书。12-06
  • 阿托品
    很美的一本小书。文字翻译都好。头一篇可以入课本了。05-29
  • 达达ZEN
    好家伙,斯诺也是浪荡儿,在《红星照耀中国》之前,他已从麦迪逊大道耍到中国大陆,本只想6个星期的晃荡,一呆13年。这本书是他西南边陲及越境的旅行,渡过湄公河和萨尔温江,及西藏,再顺伊洛瓦底越云南到缅甸、印度的旅行纪录,那年才23!毛姆老师是不是也耍过这片。嗯,有机会这样的长线...08-0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