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文与社会译丛:象征交换与死亡》讲述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历史经历了“仿造”、“生产”和“仿真”这三种不同的仿象,它们分别对应于价值的自然规律、商品规律和结构规律。作者通过分析劳动、时尚、身体、死亡、诗歌语言等多层面的社会文化现象,指出仿真原则现在已经替代过去的现实原则支配着一切,不论是政治经济学还是精神分析学,在今天都已成为守法的革命,丧失了有效性和激进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反馈赠中的馈赠可逆性、牺牲中的交换可逆性、循环中的时间可逆性、摧毁中的生产可逆性、死亡中的生命可逆性、易位书写中韵语言单位和价值的可逆性。这一巨大而同一的形式是毁灭与死亡的形式,它可以在仿真的极限,终结线性的时间、语言、经济和权力,这就是象征交换。这是唯一与代码结构暴力等值的象征暴力,只有这种悖论的理论和实践才能触及今天的超级现实并给予它致命的打击。

编辑推荐

《人文与社会译丛:象征交换与死亡(新版)》是让•波德里亚最主要代表作之一,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被公认为后现代理论与文化研究的最重要、最经典阐述之一。

名人推荐

《象征交换与死亡》无疑是波德里亚最重要的著作,对于现代与后现代争论具有关键意义,也标志着他本人的后现代转向。要理解波德里亚在其思想最丰产时期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激发力,就不能错过《象征交换与死亡》。

——道格拉斯•凯尔纳

众多后现代文化的绘图者都不敢贸然离开20世纪话语中熟悉的浅水区,他们只是小心翼翼地筛选出一些基本的变化,波德里亚却向着未标明的当代深水区做最精妙的“虚拟”潜入,他为我们提供了满怀热情地探索后现代状况中最重要的新事物的模式。

——尼古拉斯•楚尔布拉格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顾小拧巴
    死亡的象征交换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被抽离, 于是生命的源流被堵塞,死者的生命无法再像原始社会那样可以传递下去,因此"人的一生“成为了一种可被权力机构利用的、需要被意义填充的赎买物。在现代资本主义、服从符号秩序的仿像世界中,宗教暴政被符号暴政取代了,每个人工作生活的元目的便是为了赎买自己的死亡去不断参与建构、再生产仿真原则下物或人的价值,这便是现代人异化的根本所在。。。如果要反对这种异化,就在于恢复象征交换,实现各个文化领域象征层面上的”可逆性“。 鲍德里亚对诗歌的分析对于艺术工作者很有启发,实际上艺术便可以恢复这种象征交换,不再限于意指模式中的代码结构里,而是冲破一切规训起来的结构以取得思维上的快感。01-14
  • 姆明谷格子
    虽然很精彩,但貌似已经不再能够长久地吸引我了。11-18
  • 栗子一小只
    疫情中的死亡,既是中断(或者显影)仿真世界的结构的契机,同时也有可能被进一步符号化和景观化,并且被回收进民族主义和强人政治中。前者是强烈而短暂的激情时刻,后者则更有可能变成新日常。真令人绝望。仿真世界仍在强势地排斥死亡,比如方方日记里的死亡被民族主义排斥,“象征交换”的传递只能在固定圈子进行。鲍老追慕原始社会,大佬重提革命理想,仿真世界却依旧包纳一切,一往无前。04-23
  • 两个寒假+一个暑假 勉强读完,感觉自己不识字了已经,还需千千万万遍地温故知新才行。01-19
  • 竹光漾月
    生产本身逐渐被再生产掏空,拟象在浮动的社会空洞地复制自己。波德里亚对我的影响,不如说是帮助我理解了自己一直以来感觉到的,那种油腻感。无限的膨胀,肥胖的四周,世界逐渐变成翻滚着恶心的物质的油腻的时空——如此令人窒息,我因此一直向往北方和寒冷。小学、初中,一直萦绕不去的恶心,一定程度上正是现代社会的原罪——直到来自实在界的暴力对系统造成致命一击,神圣的寒冷终于回归。08-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