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罗荣邦Jung-pangLo(1912—1981)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罗荣邦认为,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正式成为海上强国,其海上势力在明初到达顶峰。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Neil
    作者讲述古代中国海上战争史以及对海洋的探索,提出古代中国曾经是一个海洋强国,并详细分析了宋元时期中国海洋军事地位的突起和衰落,对这一时期内的海战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如果能够附上详细的海战图更好。CBS,20210811-20814。08-14
  • 百器徒然
    成书于1957年,作者是康有为外孙。全书的核心问题:“中国为何能在南宋至明初期间成为海上强国,但却始终未能成为海权国家?”聚焦于海战经过、装备和海战技术,但是重点的笔墨放在了宋元两代,特别是南宋的历次海战以及蒙古征日本、征安南占城、征爪哇,前后几乎占据了七成以上的篇幅。最后结论其实很矛盾,“阻碍海上实力进一步扩充的一个因素是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一方面,中国人积极地与其他国家与人民互动交往,这种外向性似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此外,他们又倾向于武力扩张和扩充资源。”倒是结尾的总结颇有意味,“中国人对海洋的兴趣周而复始,每次约持续五百年,这一周期与国家统一又分裂、社会盛极而衰、经济从繁荣走向萧条、疆域扩张再收缩的周期恰巧吻合。”大一统秦制下,海洋意味着不确定因素,注意海洋往往是分裂后的产物07-30
  • 王天白
    读之前以为会浓墨重彩地讲造船史和海上丝绸之路,结果绝大多数篇幅是在讨论海军(水师)和军事。然而想想“海权”这个概念本就是西方作为海洋霸权国提出来的,于是就觉得没什么不妥了。以及,我居然留下了这本书的第一条短评。07-26
  • 韧勉
    本书作者是相伴康有为晚年的外孙罗荣邦,这本书写于1957年,算是关注中国海洋史较早的前瞻性著作,但是与今天的学术发展开起来观点出离很多。比如作者用汉唐宋元以来西北城市数量逐渐变少、东南城市逐渐变多由此证明经济中心南移,从而海洋城市更受重视,但是众所周知经济中心是从中原向东南,跟西北关系不大。罗荣邦又强调 中央统一国家有利于海洋发展,但是中国航海转折点发生在北宋,但是北宋王朝早已意识到自己无法统一全国,才以海洋为突破口。以及本书最终结束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就告完结,对郑和的评价也是负评价。国内明史名家赵现海曾指出改变对郑和评价并积极肯定其海洋交流贡献的是梁启超,而此处可证明康有为及其外孙罗荣邦明显是不认可梁启超,故而本书的学术史价值远高于罗荣邦的观点价值。 10-01
  • 保持饥饿
    我对元朝历史是真的提不起兴趣…01-2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